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英特尔-INTC.US-深度跟踪报告:短期持续承压,关注IDM2.0战略转型-220816.pdf
大小:452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英特尔-INTC.US-深度跟踪报告:短期持续承压,关注IDM2.0战略转型-220816

中信证券-英特尔-INTC.US-深度跟踪报告:短期持续承压,关注IDM2.0战略转型-22081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英特尔-INTC.US-深度跟踪报告:短期持续承压,关注IDM2.0战略转型-220816(7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英特尔-INTC.US-深度跟踪报告:短期持续承压,关注IDM2.0战略转型-220816(77页).pdf(7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自公司新CEOPat Gelsinger上任以来,公司提出IDM2.0战略,进一步明确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代工等业务战略及长期演进路线图。公司依托IDM2.0策略,将业务线划分为新兴业务(IFS、AGX、Mobileye)和传统业务(DCAI、CCG、NEX等)。我们认为,公司后续将加大在晶圆制造等领域投入,尽管短期毛利率、净利润持续承压,但若生产工艺难题得到解决、成熟业务相对份额稳住,我们依然看好公司中长期价值,依据包括:1)下游半导体需求旺盛,IFS代工服务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曲线;2)AGX事业部加大在GPU领域中的产品投入,未来有望与英伟达、AMD展开正面较量;3)Mobileye IPO上市预期叠加后续加大在激光雷达领域中的拓展,料将对公司估值形成一定支撑。虽公司长期战略趋于清晰,但短期盈利能力料持续承压,未来数个季度预计缺乏清晰上行催化剂,股价料继续维持箱体震荡。我们持续跟踪公司后续基本面变化。
  报告缘起:市值被AMD赶超,市场关心英特尔短期困境、中长期反转可能。1)英特尔作为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目前估值仅14倍,较2018年20倍估值水平已回落30%,估值具有一定吸引力。2)2021年,公司提出IDM 2.0发展战略,后续拟加大在晶圆制造领域中的投入和布局。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拟投入527亿美元支持芯片制造。英特尔或将成为较大的受益者。目前,市场关心公司IDM2.0战略的实施进度,以及后续的增长动力。
  工厂建设进度:后续计划累计投资1000亿美元加大在晶圆制造领域中的投入。为恢复公司在芯片制造领域中的优势,公司2021年新任CEOPatGelsinger提出IDM 2.0发展策略,将加大在晶圆制造领域中的投资。公司后续在先进制程产能中的规划具体包括:(a)2021年3月,英特尔宣布将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两座晶圆制造厂,主要用于生产20A工艺。该工厂已于2021年9月开始投产,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使用。(b)2021年1月24日,英特尔宣布后续将投资累计1000亿美元,加大在晶圆制造领域中的产能。(c)2022年1月,英特尔宣布将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俄亥俄州新建两座半导体制造工厂,预计将在2022年开工,2025年投产。
  传统业务: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未来4年计划发布4款产品涉及5种制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至强服务器芯片预计2024年将采用3nm工艺。1)CCG业务:短期承压,后续产品规划清晰。公司预计2022年全球PC产品出货量将出现约双位数增速放缓,短期公司CCG业务或将承压。但从公司未来的产品规划来看,公司预计未来4年内将发布4款新产品,涉及5种制程工艺。(a)2022H2,公司将发布第13代酷睿产品RaptorLake(采用Intel 7nm制程工艺);(b)2023,公司第14代酷睿产品Meteor Lake(将采用Intel 4nm制程工艺)预计将上市,可以媲美行业4nm水平;(c)2024年,公司第15代酷睿产品Arrow Lake(将采用Intel 4nm&2nm制程工艺)预计将上市,同时首次加入外部制程台积电3nm工艺;2024年以后,公司第16代酷睿产品Lunar Lake(将采用Intel 18A制程工艺)预计将上市,公司并未披露外部工艺。2)DCAI双架构产品扩容,能够匹配下游客户需求。2022年公司宣布后续在数据中心领域中的产品将采用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的双轨产品路线图,以将两个优化的平台整合为一个通用、定义行业发展的平台。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随着应用程序的复杂度不断提高,异构计算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司通过双架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SKU丰富度的提升。未来伴随公司产品的投产,有望进一步抢占更大的用户时长份额。我们持续跟踪观察公司产品在此领域中的研发及投放进度。
  新业务:产品扩容加速,静待后续业绩兑现。1)代工服务(IFS)料将提高IDM运营效率,公司预计2026年营收将出现显著增长。英特尔代工服务部门成立于2021年3月,2021年营收为9亿美元。英特尔2022 Analyst Day上,公司宣布在半导体代工领域将成立汽车部门,加大在汽车半导体领域中的布局。主要原因是:随着汽车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公司预计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57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150亿美元(CAGR=7.3%)。受供应链短缺、传统制程工艺无法满足行业增长需求,英特尔后续拟组建汽车团队代工服务(IFS),为下游OEM厂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英特尔进军IFS领域,能够实现IDM与IFS的双向促进。(a)IDM模式为英特尔在代工领域提供了较好的制造网络,而IFS服务能够帮助英特尔构建更好的PDK和EDA工具、更丰富的IP。(b)IFS代工服务能够进一步提升IDM的运营效率。在传统IDM模式中,晶圆良率会随着先进制程的迭代而出现下降,导致工厂运营效率相对较低。通过IFS代工服务,能够使得晶圆厂运行时间更长,进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现金流,运营效率更高。2)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事业部(AGX),加速推进产品路线图。公司在AGX领域中的后续产品布局思路清晰,具体包括:视觉计算集团未来计划至少推出5款产品;超级计算机集团2022年将推出两款产品;客户计算集团2022年将推出两款产品。我们认为,与此前“公司固守和自家CPU绑定的集成GPU领域,其余市场拱手让予英伟达和AMD”的策略不同,伴随着AGX事业部的组织架构&战略规划调整,公司后续拟加大在独立移动、高性能计算、超级计算、区块链等领域中的GPU产品布局。未来随着下游AI行业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导致对异构并行计算算力的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组合,IDM2.0的策略,未来有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的可能。3)Mobileye,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视觉算法提供商,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截至2021年底,Mobileye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已部署超过1亿辆汽车,与全球30多家OEM厂商建立合作关系。美国能源咨询公司Guidehouse insights数据显示,Mobileye拥有全球约80%的辅助驾驶视觉系统市场。随着下游智能汽车的发展,Mobileye也在积极开发激光雷达、其他类型雷达等产品,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风险因素:疫情持续冲击导致短期企业IT支出大幅下降的风险;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风险;全球供应链波动风险;先进制程产品爬坡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关键人才流失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CPU生产及技术供应商,面对经营困境,近些年来加速转型。短期来看,尽管后续较大的capex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或将蚕食毛利率&净利率,但企业数字化、云化进程持续推进,料将对公司传统业务形成一定支撑;中长期来看,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中的成长性亦值得期待。根据Bloomberg一致预期,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2/23/24年PE(Non-GAAP)为13/12/12倍,估值较美股半导体板块已有较大折扣,但预计未来数个季度仍缺乏清晰上行催化剂,股价料继续维持箱体震荡,短期我们继续关注公司的新CPU产品进展,以及新业务进展。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