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银保监会通气会透露的信息-220815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银保监会通气会透露的信息-220815.pdf
大小:91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银保监会通气会透露的信息-220815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银保监会通气会透露的信息-220815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银保监会通气会透露的信息-220815(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银保监会通气会透露的信息-220815(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银行板块行情回顾:本周A股银行板块上涨0.3%,跑输沪深300指数0.5pct。银行板块收涨主要受周四金融地产板块集体上攻提振,但相较非银金融(+3.3%)、房地产(+2.1%),银行指数反弹力度在大金融板块中相对偏弱。个股表现上,紫金银行(+2.9%)、西安银行(+2.6%)、齐鲁银行(+2.6%)、兰州银行(+2.5%)等涨幅居前,基本都不是公募基金重仓标的。本周银行板块收涨更多来自市场情绪而非基本面。8月12日,银保监会召开通气会,就“保交楼”金融支持、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具体包括:
  7月“停贷风波”以来,银保监会五次提及“保交楼”。下一步工作任务为:一是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中“尽好责、守好位”。银保监会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研究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推进压实地方责任,在地方党委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二是金融支持“做到位”。对保交楼金融支持,银保监会积极指导银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有序安排下,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三是指导银行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坚持风险可控,稳中求进开展工作。另周末证券时报网称,南京、苏州等高线城市宣布降低“认房又认贷”标准,并松绑二套“首付比”。我们认为,房地产需求侧或存在持续刺激,政策放松具有确定性和连续性。通气会提及“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可能涉及为房企注入增量流动性政策安排。
  2Q商业银行不良率降至1.67%,资产质量季环比改善。通气会披露,2Q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季度环比下降2bp至1.67%,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逐季改善,处于2016年以来的低位;拨备覆盖率为203.8%,季环比提升3.1pct。虽然4月份以来,我国疫情散点多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体系资产质量潜在压力加大。但在诸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安排下,叠加银行自身持续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商业银行上半年整体资产质量依旧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有序推进。①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同比多增。上半年全国中小银行处置不良6700亿,同比多处置1640亿。未来将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②专项债助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上半年分配了1874亿专项债额度补充中小银行资本;③批准34家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今年以来辽宁省累计处置中小银行不良资产3250亿。我们认为,现阶段存量高风险机构呈现区域集中特点,内在问题是金融生态分化进一步加深带来的负向循环压力,叠加金融机构自身公司治理缺陷与疫情影响共振。后续将通过做好专项债补充资本、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拓宽风险处置资金来源、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等多重举措,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银行股投资逻辑与建议:7月份以来,受按揭贷款“停贷风波”影响,房屋销售再度转弱,资本市场对房地产市场“保交楼”压力及地产链景气度下行担忧情绪加剧,银行板块整体表现偏弱。从估值层面来看,当前银行板块PB跌至0.56附近,处于近十年来最低分位数。7月金融数据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当月新增社融不足8000亿,增速回落至10.7%,“停贷风波”突发事件冲击房地产链条融资需求稳定,导致“宽信用”缺少根基。未来实质性“宽信用”仍需房地产融资链条的稳定,我们高度关注房地产链条运行情况对银行经营与股价表现的影响,认为当前银行股的“超跌”,是中期配置的机会。1)传统优质银行推荐招行、邮储、宁波;2)地方法人银行推荐杭州、江苏、南京、常熟等。
  近期重点报告及核心观点
  需求收缩显著冲击贷款定价——《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8月10日)
  8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银行视角来看,有以下三点值得重点关注:
  关注点一:供需矛盾加大,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行,资金空转套利现象加重。2022年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创有统计以来新低,这反映出:(1)贷款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客户议价能力提升,融资需求会逐步从高定价银行向低定价银行迁徙,稳定贷款投放政策与市场竞争压力共同挤压贷款定价下行。另一方面,虚增冲量增多,贷款久期缩短,导致加权平均利率下行。(2)在监管要求银行“应投尽投”稳定信贷,力争实现同比多增背景下,优质央企获得的贷款利率水平更低,部分期限存贷款利差出现倒挂,进而引发资金“跑冒滴漏”,通过票据贴现和超低息贷款资金购买理财、结构性存款进行空转套利。(3)今年以来,央行推出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红利,已由商业银行总行司库通过FTP形式全额转移给各利润单元,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后续来看,“宽信用”的实现过程相对缓慢,信贷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预计企业贷款利率仍有自发性下行空间。
  关注点二:上半年按揭利率降幅达100bp,5Y-LPR有望继续出现非对称下调,用以稳定地产销售。6月份,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为4.62%,较3月份下降87bp,而较年初下降达100bp,按揭贷款利率二季度降幅加大,与5Y-LPR利差在二季度大幅收窄至17bp,创LPR改革以来新低。很显然,按揭贷款利率在二季度出现大幅下行,是涉房类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印证,未来针对为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在供需两端同步发力,需求侧持续的刺激性举措可以期待,从定价端看:
  1、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间。2012-2013年期间,按揭贷款与对公贷款EVA之差仅为0.5个百分点上下,按揭贷款呈现“定价低,EVA弱”。但近年来,两者EVA之差逐年提升,今年6月末为2个百分点,即按揭贷款呈现“定价高,EVA强”。这说明,近年来监管政策对于居民住房需求的支持政策明显不足,未来可以进一步引导按揭利率下行,支持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2、5Y-LPR有望继续出现非对称性下调。一方面,目前存量按揭实际执行利率仍在5%以上高利率,可替代性金融资源增加和机会成本增加,导致早偿率提升,未来按揭贷款利率更要从存量入手,降低居民债务负担。另一方面,按揭贷款利率与5Y-LPR利差已收窄至17bp,说明按揭利率对LPR的敏感性已大幅减弱,这意味着:(1)需要适度提升按揭利率对基准锚的敏感度,避免出现过度压降点差,进而造成后续长期贷款重定价风险加剧的困境。(2)5Y与1YLPR利差已恢复至75bp水平,但与LPR改革初期以及法定利率运行时期的55-60bp利差相比仍显陡峭,不排除后续5Y-LPR再度出现非对称下调。
  关注点三: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已达到“最大公约数”状态,短期需关注回购杠杆快速攀升问题,8月MLF或“等价缩量”。上半年,货币政策已阶段性完成“靠前发力”使命,工具箱使用已达到“最大公约数”状态,内外部掣肘增多,短期内再度推出降准或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大。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需要关注DR持续超低位运行带来的回购杠杆快速攀升,8月上旬以来R001每日成交量已突破6万亿,这会加剧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脆弱性,一旦未来流动性出现边际收敛,高企的杠杆率会导致资金利率的大幅波动。我们判断央行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一方面,对国有大行隔夜资金融出进行相应指导。另一方面,8月16日MLF到期6000亿,司库续作意愿较弱,不排除央行会缩量续作,边际释放收敛信号。
  风险提示
  1、如果疫情影响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可能拖累银行基本面,区域性风险因素也可能进一步累积;
  2、短期内弱资质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释放仍将是重要变量。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