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晨会纪要-210712

《中邮证券-晨会纪要-21071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晨会纪要-210712(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宏观研究全面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降准主要是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灵活精准把握稳健货币政策实施节奏和力度,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物价稳定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020年疫情暴发后,我国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 人民银行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节奏和力度,2020年2月至4月期间,由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为严重,货币政策应对力度是比较大的,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和精准性,为我国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以来,货币政策稳字当头,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大支持力度,同时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已逐步回归到与疫情前大体相当的水平,保持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我国货币政策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本次全面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 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可以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比如7月MLF到期量为4000亿元。 此外,7月份的税收规模比较大,后续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也可能加快,这些都是消耗流动性的因素。 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以与这些因素适当对冲,流动性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此次降准可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近年来随着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加大,银行体系存在着长期的资金需求,常规的流动性操作需要涵盖这方面需求。 此次降准将释放部分被冻结的长期流动性,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提升银行体系的金融服务能力,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实体经济需要进行资金配置,更好匹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