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基金研究系列(10):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策略的迁移特征与动态监控-220814

《开源证券-基金研究系列(10):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策略的迁移特征与动态监控-220814(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基金研究系列(10):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策略的迁移特征与动态监控-220814(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篇报告作为“基金投资策略研究”系列的第二篇,在构建权益基金投资策略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权益基金投资策略的迁移特征与动态监控。
样本内的不同投资策略的业绩表现具有显著区别
投资策略分类主要目标是区别不同管理人投资方法的差异,而不同投资方法管理的产品之间收益具有显著差异。在2019-2021年期间,从收益上看,不同投资风格的策略收益分化较大,相同投资风格的策略收益相对接近;从风险收益上看,成长、交易类策略优于主动股基指数。
基金策略的动态划分有助于研究基金策略的演变过程与长期表现
每半年度为全部基金构建投资策略标签,由于2015年之前存续基金的数量较少,均衡和价值类策略占比较低,故从2016年起对比各基金投资策略收益表现。不同年份下各投资策略收益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往往投资策略匹配市场风格时,基金策略才有更好收益表现。
基金投资风格切换、策略稳定性与投资策略迁移模式分析
成长风格和价值风格相对稳定,均衡风格持续性较差,交易策略通常会与成长风格相互转换。
规模更大的基金中成长风格占比更高,而均衡、价值、交易风格的基金占比均会随着管理规模上升而下降,其中交易风格基金对规模最为敏感。
基金风格切换转向会领先于市场的风格切换,但由于基金风格切换领先时间过早,基金月度风格净转移率指标仅适合作为监测市场风格切换的预警指标。
基金按照策略迁移率指标分为策略稳定、阶段性迁移、频繁迁移三类分组,随着基金管理年限的提升,三类分组基金在样本外都会更加稳定。
策略迁移的动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升级投资框架(提升alpha)为目标;另一类则以适应市场变化(捕捉beta)为目标;两者实则都是为了提升基金业绩。但从迁移胜率上看,策略迁移频率越高,整体的胜率越低。从迁移贡献和区间收益看,适度策略迁移的基金整体表现更佳。
编制基金投资策略指数能更好跟踪比较投资策略表现
我们采用动态外推策略标签,将相同策略的基金聚合,编制主动权益基金的投资策略指数。每年在上市公司中报和年报两个时点定期更新基金投资策略分类,并调整策略指数成份股。
以同风格基金投资策略收益均值为基准,计算各策略相对基准的滚动一年累积超额收益,观察各基金投资策略的表现强弱周期,进而跟踪比较投资策略差异。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策略分类基于对公开的历史数据的定量测算与统计,基金管理人真实投资理念可能与之存在出入。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不构成对该产品的推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