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7月金融数据:M2与社融再现背离-220812.pdf
大小:3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7月金融数据:M2与社融再现背离-220812

浙商证券-7月金融数据:M2与社融再现背离-220812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7月金融数据:M2与社融再现背离-2208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7月金融数据:M2与社融再现背离-2208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2022年7月信贷、社融大幅低于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受6月信贷放量的透支及地产风险事件拖累。与之相反,M2增速继续大幅上行达12%,创2016年4月以来新高,在信贷放量偏弱的情况下,主要受财政发力影响,去年财政后置与今年财政前置构成错位,推升M2增速,而这也意味着年内后续M2增速大概率将有回落。我们预计年内宽信用基调延续,加强信贷投放的重点依靠“准财政”,此外,由于7月按揭贷受到较大冲击,央行存在再次降低5年期LPR概率。货币端提示关注通胀走势对短端流动性放松程度的影响,若通胀突破目标值而就业稳健,央行首要目标切换,短端流动性宽松程度将有所收敛。
  权益市场方面,预计A股行情将表现为结构化特征,看好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为代表的出行消费链。此外,新制造稳增长链条看好制造业强链补链(半导体和机床母机)和“新能源+”。固定收益方面,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利率在2.7%~2.9%之间震荡。
  7月信贷新增6790亿元,信贷大幅少增主要受6月透支及地产风险事件扰动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wind一致预期和我们预期分别为1.15万亿和1万亿。7月信贷同比多增4042亿元,增速降0.2个百分点至11%。我们认为7月信贷大幅下行主要受6月放量的透支及地产风险事件拖累。我们在7月末的预测报告中指出:7月为信贷小月,且6月信贷大幅放量对7月或形成一定挤压,使得7月数据难以保持6月的强劲表现。另一方面,7月PMI仅录得49%,较前值下行1.2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体现了社会需求有所不足,地产停贷风波对经济产生一定冲击,基本面阶段性转弱也将冲击信贷需求。7月下旬票据利率大幅下行,临近月末尤其突出,银行再现月末“冲票据”,或体现信贷疲弱。
  结构上看,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企业短期贷款、居民短期贷款分别同比少增2488亿元、1478亿元、969亿元和354亿元,地产停贷事件对居民按揭贷冲击最大,此外,近期按揭贷提前还款频发,也拖累了按揭贷净增;停贷事件也扰动了开发贷及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资本开支,但基建贷款对企业端信贷形成了一定对冲。表内票据融资高企与我们预测一致,来自银行月末冲票据。
  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当月增量占总信贷和企业信贷比重分别50.9%和120.2%,前值为51.6%和65.6%,较5月的29.4%和36.3%明显改善,信贷结构保持稳健,且我们坚持此前判断,随着下半年经济企稳、实体信贷需求恢复,信贷结构将保持改善特征,优于去年下半年及今年上半年。从投向看,除基建领域外,制造业、绿色、科技等领域均是重要方向。
  7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76亿元,是信贷小月的自然季节性表现。
  7月社融新增7561亿元,同比少增主要来自信贷、企业债券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wind一致预期和我们预测值分别为1.39万亿和1.2万亿,数据大幅低于预期。7月社融较上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增速下行0.1个百分点至10.7%。
  结构上,社融同比少增来自于: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4088亿元(同比少增4303亿元),明显低于人民币口径贷款的原因一方面来自非银贷款7月增加1476亿元,另一方面,7月境外贷款或环比增加1200亿左右,拖累社融口径贷款;新增外币贷款减少1137亿元(同比少增1059亿元),或与近几个月低迷的进口相关。7月企业债券增加734亿元,同比少增2357亿元,与信贷走势匹配,体现实体融资需求总体回落及地产风险事件的影响。未贴现票据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428亿元,与经济基本面阶段性回落及贴现量增加相对应。
  政府债券、信托贷款、股票融资、委托贷款实现同比正贡献。7月政府债券增加3998亿元,同比多增217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98亿元,同比少减1173亿元,2022年融资类信托监管持续,其净融资规模仍将维持负值,总量继续压降,但同比去年将维持少减;委托贷款增加89亿元,同比少减240亿元,2018-2019年是委托贷款压降的主要时间段,随着行业逐步规范化,未来该项数据有望逐步企稳,2022年全年大概率实现同比少减;7月股票融资1437亿元,同比多增499亿元。
  M2继续上冲受今年与去年财政发力错位影响
  7月末,M2增速继续大幅上行0.6个百分点至12%,达到2016年4月以来新高,在信贷放量偏弱的情况下,数据上行主要受财政积极发力的影响,央行利润上缴进度靠前发力,直接增强财政可用财力,我们认为去年财政后置与今年财政前置构成错位,推升M2增速大幅上行,而这也意味着年内后续M2增速或有回落。7月末M1增速较前值继续上行0.9个百分点至6.7%,主要受去年基数回落的影响。7月末M0同比增速较前值继续提高0.1个百分点至13.9%,数据高位或体现疫情对经济的结构性非对称影响,较高的M0增速与2020年疫情期间及其此后月份的数据表现一致,疫情冲击四五线城市及中小实体部门,实体储蓄意愿下降、持币需求增加,叠加部分农民工返乡也导致现金持有量增多,导致M0增速走高。
  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447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其中,居民和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多增1.02万亿和2700亿元,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多增与购房观望情绪直接相关;财政存款同比少增1145亿元,延续了3月以来同比少增的特征,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预计宽信用基调延续,但关注三季度宽货币边际收敛拐点
  7月底政治局会议继续定调宽信用,我们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宽松的政策基调,核心仍在宽信用。下半年加强信贷投放的重点依靠“准财政”,此外,由于7月按揭贷受到较大冲击,我们认为密切跟踪地产风险事件处置节奏,央行存在再次降低5年期LPR概率。对于后续宽信用的数据表现,去年8月起政府债券发行加速,基数走高,或对今年8月社融增速构成压力,但下半年社融结构中的信贷、未贴现票据及非标项目后续将有同比多增、支撑社融,也密切关注7月底政治局会议“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表述下可能出现的增量专项债发行。总体看我们维持全年信贷、社融新增规模分别22万亿、36.2万亿的判断,年末增速分别11.4%、11%,预计M2增速年末9.5%,虽较当前有所回落,但M2及社融增速均将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实现基本匹配。
  8月10日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点突出了对通胀的关注,我们认为通胀已开始成为央行关注重要最终目标,这也验证了我们此前持续强调的观点:预计三季度我国CPI有上冲突破3%的风险,稳就业和稳物价的重要性可能面临切换。因此,我们继续提示关注通胀走势对短端流动性放松程度的影响,若通胀突破目标值而就业稳健,央行首要目标切换,短端流动性宽松程度将有所收敛。此外,当前市场已有较为明显的加杠杆情绪,8月,银行间市场单日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多日突破7万亿,或也将引起央行关注。再次强调短端流动性跟踪核心看DR007,而非OMO操作量,流动性跟踪重点“在价不在量”。
  对于市场,权益市场方面,预计A股行情将表现为结构化特征,看好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为代表的出行消费链。此外,新制造稳增长链条看好制造业强链补链(半导体和机床母机)和“新能源+”。固定收益方面,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利率在2.7%~2.9%之间震荡。
  风险提示
  疫情超预期恶化冲击经济增长及就业市场,稳增长保就业压力继续加大,叠加通胀承压,加大货币政策操作难度。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