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美国政策点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看好美国电动渗透率提升-220809

上传日期:2022-08-09 11:32:10 / 研报作者:袁健聪李鹞吴威辰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美国政策点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看好美国电动渗透率提升-220809.pdf
大小:30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美国政策点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看好美国电动渗透率提升-220809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美国政策点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看好美国电动渗透率提升-22080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美国政策点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看好美国电动渗透率提升-22080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美国政策点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看好美国电动渗透率提升-22080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参议院以51:5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后续法案将提交给众议院审议。整体来看,该法案涉及总金额约7,400亿美元,颁布实施后将增加对大型企业征税力度,主要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处方药成本、减少财政赤字等领域。其中,政府计划提供约3,69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项目,包括鼓励购买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以及部署充电站等,预计法案颁布后从2023年开始执行,并对美国未来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积极影响。法案移除了对于单家车企累计销量20万的补贴上限,使特斯拉、通用、丰田重回享受税收抵免车企名单,利好美国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重点关注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供应链。
  ▍事项: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我们梳理了其中一些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相关的税收政策,具体如下:
  ▍修订后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要点:
  1)维持此前单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2)移除7,500美元税收抵免对于单家车企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0万辆的上限;
  3)获得全额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a.关键材料(如锂、钴、石墨、镍和锰等)要求:指的是电池中所含特定材料(关键矿物及石墨等)必须在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提取或加工,或在北美回收利用,要求价值量占比不低于从2023年的40%开始,到2027年增加到80%,满足“关键材料要求”则有资格获得3,750美元的税收抵免;
  b.电池组件要求:即电池的组件必须在北美制造或组装,要求价值量占比不低于从2023年的50%开始,到2028年后增加到100%,满足“电池组件”要求则有资格获得3,750美金的税收抵免。
  4)将税收抵免扩大到同等适用于电动和氢燃料电池动力车辆;
  5)将符合条件的车辆必须具有的最低电池容量从4kWh增加到7kWh;
  6)二手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为4,000美元。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点评:1)法案维持了此前单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打消市场对于明年电动车补贴退坡的担忧;2)移除20万销量的补贴上限,使特斯拉、通用、丰田的车型重回可享受税收抵免车企名单内,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特斯拉、通用及丰田三家车企销量,利好特斯拉、通用、丰田供应链;3)尽管IRA试图通过税收激励措施,扶持本土化供应链,但是根据美国本土供应链的建设周期我们判断,本土供应链短期内无法满足巨大的下游需求,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供应链成熟,成本优势突出,我们预计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市占率中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仍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新能源充电站基础设施税收抵免:1)IRA将目前已经过期的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如常规充电站或氢燃料电池充电站)的税收抵免延长至2032年,最多可抵免成本的30%。2)该税收抵免的额度上限从此前的3万美元提升至10万美元。3)要想获得最高30%的抵免,纳税人需要确保在设施建设中雇用的工人和机械师符合现行要求,不符合要求项目的抵免额度降至6%。
  ▍新能源商用车税收抵免:1)IRA将提供一项新的商业税收抵免,最高可以抵免某些新能源商用车成本的15%,如果车辆不由汽油或者柴油内燃机驱动,则抵免比例会增加至30%。2)如果车辆重量小于1.4万磅,则每辆车的税收抵免为7,500美元,对于大型车辆,则为40,000美元。
  ▍此前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IRA为以前购入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提供价值4,000美元或二手电动汽车销售价格30%的个人税收抵免,但是税收抵免不适用于总收入超过15万美元(对于共同申报者)、11.25万美元(对于户主)和7.5万美元(对于其他人)的纳税人。
  ▍总结:美国本次通过的IRA法案,是对此前2021年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 Act》)法案的延续和补充,我们预计大概率可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IRA法案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财政刺激力度较大:首先,一些核心措施如维持7,500美元的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取消20万辆税收抵免销量上限、4,000美元的二手电动车税收抵免等将有利于促进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其次,IRA强调了对电池及核心原材料本土化供应链的重视,包括设立全额税收抵免需要满足的“关键材料”和“电池组件”的目标。我们认为,虽然美国IRA试图通过一些税收激励措施,扶持本土化供应链,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供应链成熟,成本优势突出,无论是在电池还是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锂电材料方面,我们预计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市占率中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仍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风险因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海外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各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实不达预期;国内局部疫情反复;上游原材料上涨带来行业盈利不确定性;全球地缘政治因素造成的供应链扰动。
  ▍投资建议: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明确,海外电池厂商加速布局。主流车企不断推出优质车型提升行业景气,行业向上趋势明确。美国政策环境回暖,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重回高成长,预计特斯拉将继续引领全球电动化趋势。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重点关注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供应链,包括:1.电池/电机环节的宁德时代、比亚迪(A+H)、欣旺达、精达股份、亿华通等,建议关注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锂电材料的德方纳米、中伟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天奈科技、璞泰来、贝特瑞、中科电气、杉杉股份、科达利、新宙邦、厦门钨业等,建议关注恩捷股份、天赐材料、星源材质;2.上游设备及资源:赣锋锂业等,关注杭可科技、先导智能;3.热管理供应链:三花智控(热管理)、银轮股份(热管理)、拓普集团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