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市场简报: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三大案例解读科技创新关键点-220805

文本预览:
Q1:从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来看中国在机器人设计制造的领域目前扮演的角色、拥有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导者之一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籍的机器人,索菲亚最特别的点在于其能够理解人类的情绪,并且与人类形成情感互动,而情绪是人工智能最高级的境界。索菲亚能通过摄像头,依靠机器视觉来观察、识别周围人的动作、表情等信息,并做出回应,从而模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此外,她可以运用仿生材料,通过控制齿轮等部件而产生皱纹,在面部表情上做到与人类高度相似 索菲亚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缩影。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机器人发展环境,是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导者之一。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导国家,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超过20万台,全年累计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速高达44.9%。在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亚洲市场占比超过2/3。中国拥有比全球其他国家地区更多的人才资源,同时紧靠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响应客户需求和供应链完备程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不断为机器人行业培育着数量众多的创新人才,在推动人工智能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未来,中国将坚持以点带面、小步快跑的原则,以局部优势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继续推动机器人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 Q2:斯拉目前整车配套的OTA系统等服务价值一万美元,而未来将逐渐占到车价更大的比例,这代表着汽车这一传统的制造业也逐渐将盈利点从材料、手工、技术积累转向服务用户上。如何看待广义化服务在实物商品上越来越多的运用? 提升服务在实物中的占比是大势所趋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表象是广义化服务在实物商品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其深层次原因是设备泛在化趋势明显。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产业质量与产品质量得到提升,消费逐步成为生产力,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三大产业中排名第一,说明厂商选择提升服务在实物中的占比是大势所趋,2021年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率高达54.9% OTA是典型的服务运用于实物的案例。OTA服务最先是在手机厂商提升产品竞争力及赢利点的重要手段,特斯拉是首个将这个概念搬至汽车领域的整车厂。OTA的价值不仅可以通过升级来改变汽车行车电脑的反应速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航里程,调节汽车电池的使用状态等,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最为重要的是,整车厂还可以通过OTA实现差异化功能和差异化定价,打造各自的汽车品牌生态,提升用户黏性,增加复购率。未来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加速甚至车身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类似于苹果手机依靠其应用商店建立牢不可破的苹果生态,厂商加大对于其OTA系统和生态搭建的投入,其目的也是提升服务价值,构筑竞争壁垒 服务运用于实物的案例不只发生在汽车行业,也发生在其他传统制造业的转型过程中。以钢铁行业头部企业宝钢为例,宝信软件是其最初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信息软件服务的职能部门,随着中国自动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钢铁制造企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宝信软件被宝钢部门独立出来,独立运营,在服务宝钢集团内部的同时,也为其他钢铁制造企业提供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软件服务,不断为其创造新盈利点 Q3:20世纪在美国起步的汽车工业催生了原本不存在的“汽车餐厅”、“高速公路”、“汽车旅馆”等产业,由技术创新深刻地重塑了社会的一部分。现下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和与之相关的自动驾驶、无线充电等新生事物,会怎样去改变中国的交通出行行业? 新生事物将给中国的交通出行行业带来更加迅速、更为深远的影响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及自动驾驶技术均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新能源汽车方面,得益于产业数十年的积累及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量占比有所下降以外,2015-2021年其余年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均超过全球销量的一半。自动化驾驶方面,无论是从企业布局数量还是从资本市场青睐度来看,中国都优于全球其他国家 基于以上领先优势,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自动驾驶、无线充电等新生事物将给中国的交通出行行业带来更加迅速、更为深远的影响。首先,新生事物将推动中国更快完成新四化进程。以自动驾驶为例,目前,中国自动驾驶应用尚处于L2向L3过渡的阶段,但具备良好的资金实力和市场潜力,预计在2025年及以后,L3-L4可实现较大规模的实际应用。然而从全球整体角度来说,要真正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应用至少要在2030年甚至2035年以后,也就是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将领先全球至少5年;其次,新生事物将推动绿色交通体系的建成,这可以说是最显著的一个影响。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降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污染,降低碳排放,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如新能源汽车对比传统燃油车能够减少15-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将大幅降低交通行业带来的碳排放,助力中国快速达成碳中和目标;再次,新生事物将改善交通出行品质。由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组成的智慧交通将有望实现无人操作,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人类出行便捷性和生活品质;最后,新生事物将促进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变革性的交通出行方式将会对我们掌握的现有技术提出重重考验,其将在驱动人类技术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变革也将会萌生更多新兴技术产业,对国家的人才、经济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增量空间。就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后,动力电池领域技术快速发展、产值快速增长,也催生了如宁德时代这类巨头独角兽,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增量
展开>>
收起<<
《头豹研究院-市场简报: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三大案例解读科技创新关键点-22080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豹研究院-市场简报: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三大案例解读科技创新关键点-220805(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头豹研究院《市场简报: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三大案例解读科技创新关键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Q1:从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来看中国在机器人设计制造的领域目前扮演的角色、拥有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导者之一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籍的机器人,索菲亚最特别的点在于其能够理解人类的情绪,并且与人类形成情感互动,而情绪是人工智能最高级的境界。索菲亚能通过摄像头,依靠机器视觉来观察、识别周围人的动作、表情等信息,并做出回应,从而模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此外,她可以运用仿生材料,通过控制齿轮等部件而产生皱纹,在面部表情上做到与人类高度相似 索菲亚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缩影。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机器人发展环境,是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导者之一。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导国家,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超过20万台,全年累计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速高达44.9%。在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亚洲市场占比超过2/3。中国拥有比全球其他国家地区更多的人才资源,同时紧靠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响应客户需求和供应链完备程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不断为机器人行业培育着数量众多的创新人才,在推动人工智能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未来,中国将坚持以点带面、小步快跑的原则,以局部优势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继续推动机器人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 Q2:斯拉目前整车配套的OTA系统等服务价值一万美元,而未来将逐渐占到车价更大的比例,这代表着汽车这一传统的制造业也逐渐将盈利点从材料、手工、技术积累转向服务用户上。如何看待广义化服务在实物商品上越来越多的运用? 提升服务在实物中的占比是大势所趋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表象是广义化服务在实物商品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其深层次原因是设备泛在化趋势明显。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产业质量与产品质量得到提升,消费逐步成为生产力,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三大产业中排名第一,说明厂商选择提升服务在实物中的占比是大势所趋,2021年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率高达54.9% OTA是典型的服务运用于实物的案例。OTA服务最先是在手机厂商提升产品竞争力及赢利点的重要手段,特斯拉是首个将这个概念搬至汽车领域的整车厂。OTA的价值不仅可以通过升级来改变汽车行车电脑的反应速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航里程,调节汽车电池的使用状态等,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最为重要的是,整车厂还可以通过OTA实现差异化功能和差异化定价,打造各自的汽车品牌生态,提升用户黏性,增加复购率。未来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加速甚至车身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类似于苹果手机依靠其应用商店建立牢不可破的苹果生态,厂商加大对于其OTA系统和生态搭建的投入,其目的也是提升服务价值,构筑竞争壁垒 服务运用于实物的案例不只发生在汽车行业,也发生在其他传统制造业的转型过程中。以钢铁行业头部企业宝钢为例,宝信软件是其最初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信息软件服务的职能部门,随着中国自动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钢铁制造企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宝信软件被宝钢部门独立出来,独立运营,在服务宝钢集团内部的同时,也为其他钢铁制造企业提供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软件服务,不断为其创造新盈利点 Q3:20世纪在美国起步的汽车工业催生了原本不存在的“汽车餐厅”、“高速公路”、“汽车旅馆”等产业,由技术创新深刻地重塑了社会的一部分。现下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和与之相关的自动驾驶、无线充电等新生事物,会怎样去改变中国的交通出行行业? 新生事物将给中国的交通出行行业带来更加迅速、更为深远的影响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及自动驾驶技术均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新能源汽车方面,得益于产业数十年的积累及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量占比有所下降以外,2015-2021年其余年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均超过全球销量的一半。自动化驾驶方面,无论是从企业布局数量还是从资本市场青睐度来看,中国都优于全球其他国家 基于以上领先优势,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自动驾驶、无线充电等新生事物将给中国的交通出行行业带来更加迅速、更为深远的影响。首先,新生事物将推动中国更快完成新四化进程。以自动驾驶为例,目前,中国自动驾驶应用尚处于L2向L3过渡的阶段,但具备良好的资金实力和市场潜力,预计在2025年及以后,L3-L4可实现较大规模的实际应用。然而从全球整体角度来说,要真正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应用至少要在2030年甚至2035年以后,也就是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将领先全球至少5年;其次,新生事物将推动绿色交通体系的建成,这可以说是最显著的一个影响。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降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污染,降低碳排放,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如新能源汽车对比传统燃油车能够减少15-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将大幅降低交通行业带来的碳排放,助力中国快速达成碳中和目标;再次,新生事物将改善交通出行品质。由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组成的智慧交通将有望实现无人操作,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人类出行便捷性和生活品质;最后,新生事物将促进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变革性的交通出行方式将会对我们掌握的现有技术提出重重考验,其将在驱动人类技术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变革也将会萌生更多新兴技术产业,对国家的人才、经济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增量空间。就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后,动力电池领域技术快速发展、产值快速增长,也催生了如宁德时代这类巨头独角兽,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