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全球危机启示录(一):全球“滞胀”的回响-220805

《国海证券-全球危机启示录(一):全球“滞胀”的回响-220805(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全球危机启示录(一):全球“滞胀”的回响-220805(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通胀“高烧不退”,需求端的疲态已经逐渐显现,“滞胀”的迹象在不少经济体已经初见端倪。造成70年代大通胀的原因,能源危机是表,货币超发是里。
当下经济环境,与70年代存在4大相似点:1)地缘冲突引发能源危机;2)需求没有与之相应的供给进行匹配;3)海外商品供应受阻;4)薪酬通胀的螺旋上升。
回顾70年代的全球“滞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问题国家选择“躺平”;2)发达国家进入阵痛期;3)商品输出国债务问题显现。
纵观70年代各国面对滞胀的处理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是两种典型的代表:
1)美国模式:绝境下的力挽狂澜。整体来看,美国控制通胀主要有两大抓手:①沃尔克义无返顾加息;②里根打击工会,扭转“薪酬通胀”螺旋;
2)日本模式:提前紧缩,产业升级。日本在1974年“大滞胀”后,很好地控制住了M2同比增速,为抑制通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日本在70年代积极布局产业升级,进而摆脱了高耗能的生产模式,从供给侧上激发经济潜在动力。
本轮全球通胀是70年代大通胀“浓缩版”,为了避免衰退,全球对抑制通胀的诉求更为强烈,本轮控制通胀的核心矛盾在以欧美为代表的央行引领加息,压低全球需求。
我们认为,不宜对本轮欧美降息时间太过乐观,当下市场对美国衰退定价过于充分。对降息的过早预期,将不利于美联储抑制通胀。因此,本轮欧美央行加息节奏会较快,但随着加息登顶,利率或将在较高水平维持更长时间,以确保通胀得以控制。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升级,美联储超预期宽松,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美国通胀快速下行,新冠疫情传播超预期,历史经验推演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