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财通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报告:机器视觉,工业之眼,国产突围-220803

上传日期:2022-08-04 08:05:50 / 研报作者:杨烨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财通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报告:机器视觉,工业之眼,国产突围-220803.pdf
大小:247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财通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报告:机器视觉,工业之眼,国产突围-220803

财通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报告:机器视觉,工业之眼,国产突围-220803
文本预览:

《财通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报告:机器视觉,工业之眼,国产突围-220803(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报告:机器视觉,工业之眼,国产突围-220803(45页).pdf(4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产业趋势:高端制造新军突起,机器换人大势所趋。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实现“智能制造2025”,全面迈向工业4.0的核心抓手。随着我国新能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占比提升,生产端企业对工业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叠加疫情等外部因素持续扰动,促使制造业企业加速向“黑灯工厂”生产模式转型。此外,深度学习算法持续迭代,BERT、GPT-3等新型模型正在拉开人工智能新时代。因此,借助机器视觉等AI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已成为制造业的共性需求,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和人工智能强国正在弯道超车。
  需求逻辑:机器之“眼”优势凸显,百亿赛道长坡厚雪。机器视觉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实现人眼可及和不可及的功能,广泛应用于识别、测量、定位、检测等场景,相较人眼在精确性、可靠性、敏捷性等维度具备明显优势。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为光源、镜头、相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中游为具备独立采集、分析能力的视觉系统和智能视觉装备,下游面向消费电子、汽车及其零部件、锂电光伏等离散型制造业,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根据机器视觉产业联盟预测,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自2021年起将保持28%左右的CAGR增长,预计到2023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296亿元。格局方面,尽管基恩士和康耐视作为全球龙头,依旧占据过半份额,但国内头部厂商正在加速追赶,已在光伏锂电、3C电子、印刷包装、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实现份额领先。
  竞争壁垒:技术实力决定产品层次,国产替代方兴未艾。机器视觉核心价值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硬件工艺与软件开发水平决定产品技术天花板。据统计,机器视觉系统约80%的价值量来自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国内厂商凭借本土化的服务能力、强大的非标定制能力、以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近年来国产替代之势迅猛,已在光源、工业相机等领域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也诞生了多家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相对而言,软件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资源沉淀,对行业know-how的积累有着更高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厂商追赶发力的核心方向。我们认为新能源等行业的兴起为国内厂商划定了新起跑线,国产化有望进一步加速推进。此外,3D视觉作为2D机器视觉的有力补充,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服务机器人、AR/VR、智能3C终端,具备创新能力和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建议关注:天准科技、奥普特、凌云光、奥比中光、亿嘉和。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情况不及预期、研发投入不及预期、新冠疫情扰动、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