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财富管理行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选择具有成为“理财生态”潜质的好生意-220803

《中信证券-财富管理行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选择具有成为“理财生态”潜质的好生意-220803(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财富管理行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选择具有成为“理财生态”潜质的好生意-220803(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第三方平台及其它机构已经超过银行成为第一大基金保有量渠道,并贡献了最大的规模增量。在2021年底以来的二级市场大幅调整面前,投顾服务并未体现出预期的专业价值,我们认为投顾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能力):①全产品谱系,②用户流量,③服务体系,④运营中台,⑤公司品牌。只有具备上述五项能力,才有可能将流量生意转化为存量生意。建议关注具有成为“理财生态”潜质的好生意——TOP3(招商银行、蚂蚁财富、天天基金)+N个特色机构(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联证券、富途证券、盈米基金、腾安基金)。
▍财富管理行业尚处甜蜜周期,资金流入是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原动力。目前财富管理还是流量生意,财富管理机构对资管机构具有谈判能力。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收入的30%左右,部分基金公司35%以上。资金流入是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占过去10年行业规模增量(从2万亿增至26万亿)的89%。预计未来4年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改变,将为公募基金带来约15万亿增量资金。
▍公募基金是最佳赛道,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逻辑。公募基金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净值化产品发展方向,规模自2018年末13万亿增至2021年末26万亿,CAGR25%,是资管产品规模增长最快的赛道。权益型公募基金受市场行情影响,1Q22规模环比下滑13%,但由于基民风险偏好下移,货基和债基环比增长。随着市场回暖,5月末公募总体规模已超过2021年末。
▍竞争格局:第三方平台及其它机构是第一大渠道,贡献了最大的规模增量。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6月末,标准化产品公募基金渠道保有量结构中第三方及其它机构占比~47%,银行占比~40%,券商占比相对稳定。以互联网平台为首的第三方平台及其它机构已经超过商业银行,成为第一大渠道。渠道内部竞争格局:第三方平台及其它渠道集中度最高,截至2022年6月末非货基CR1/CR3/CR5/CR10分别为42.9%/73.0%/85.1%/94.9%。由于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机构业务强劲增长,集中度相比2021年初略有下降;银行集中度相对稳定;券商由于样本增多,集中度持续下降。
▍趋势展望:资金流入趋缓下,渠道间的差异化日益显著。①银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有望提升其非货基份额。②券商:权益基金占比高,对市场波动敏感性最强,个别具有差异化战略的公司有望胜出。③第三方渠道:线上化趋势最大受益者,2B异军突起,2C极化效应日益显著。
▍网络平台:营销创新趋缓,合规性提升。过去10年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加持下的营销创新,但自2021年12月31日《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营销合规性被高度重视。同时,互联网平台在产品梯队建设、费率价格比拼、投教内容服务以及渠道触达等方面,均已步入成熟阶段。
▍市场调整下投顾能力可提升空间明显,倒逼财富机构培育五项专业能力。在2021年底以来的大幅调整面前,投顾服务并未体现出预期的专业价值。由于新兴市场先天不足,中国投顾需要高于美国的KPY和KYC能力。我们认为中国投顾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能力):①全产品谱系;②用户流量:从互联网数据来看,流量增速已明显趋缓,KOL正在成为证券新增流量入口;③服务体系:包括资产配置能力、组合配置能力和线上化能力;④运营中台:它是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⑤公司品牌。它是可以撬动生态杠杆的稀缺资源。只有具备上述五项能力,才有可能将流量生意转化为存量生意。
▍投资策略:选择具有成为“理财生态”潜质的好生意——TOP3+N。财富管理正在经历“流量生意-存量生意-理财生态”的演化过程,“理财生态”是终极目标。招商银行、蚂蚁集团、天天基金已经形成“理财生态”,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腾安基金、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联证券、富途证券、盈米基金在内的N个特色机构。
▍风险因素:监管政策超预期,影响现有格局;资本市场大幅下跌带来行业规模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居民资产配置调整带来增量资金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