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经济波动影响下,市场将更关注长期成长的新材料板块-220803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经济波动影响下,市场将更关注长期成长的新材料板块-22080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经济波动影响下,市场将更关注长期成长的新材料板块-22080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随着:1.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7月PMI仅为49.0%(环比下降1.2pcts,处临界点以下);2.全球流动性收紧,海外经济体在预期回落带动下趋弱,海外需求下行;3.年初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增加了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我们建议回避景气赛道中估值不合理的标的,关注军工&高端制造、消费类&生物类材料、新能源&电力材料等长逻辑通顺的企业,尤其是具有技术升级和成本等核心优势的成长性标的,其二、三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兑现。建议聚焦以下主线:1.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钛材领域宝钛股份;高温合金领域抚顺特钢;同时关注催化剂领域凯立新材;2.消费类&生物类材料:培育钻石领域中兵红箭;生物类材料领域华恒生物和山东赫达;3.新能源&电力材料:风电领域新强联;光伏领域鑫铂股份,同时关注鹿山新材;4.半导体&电子新材料:硅片领域TCL中环;特气领域华特气体和凯美特气;CMP领域鼎龙股份;靶材领域有研新材;光刻胶领域华懋科技;PI薄膜领域瑞华泰。
▍估值合理的成长性新材料标的具有高确定性。以中信证券研究部新材料组跟踪的新能源&电力材料、半导体&电子新材料、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生物合成&消费类材料公司为范围,上周(7月25日至7月29日)上涨4.3%,高于万得全A指数0.3%的跌幅,市场活跃度下降,但小盘风格明显占优。我们认为短期上游资源品价格的结构性分化仍将受到国内外经济和流动性边际变化的影响,但前期呈现的下行趋势已使原材料出厂价格中枢下移,部分企业有望以技术和成本优势获取更大盈利弹性空间,实现二、三季度业绩的超预期兑现。在我国7月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全球流动性收紧和年初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的大背景下,存在中长期景气度延续、赛道扩容和国产替代加速的逻辑,且估值回归合理区间、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标的有望成为优先选择,相关公司未来盈利增速和估值预计将匹配上涨。
▍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原料端价格大幅下跌支撑单吨盈利修复,中长期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7月28日我国福建平潭水域举行实弹射击训练,对军工板块有一定催化作用。截至7月29日,LME镍价为2.36万美元,相比近期价格最高点(5月30日)下降19.2%,镍价回落趋势下,镍含量较高的高温合金的成本压力大幅缓解,在军品价格稳定的背景下,单吨盈利有望显著修复,预计部分企业一方面将回补二季度的“缺口”,另一方面或将超前完成四季度订单,三季度有望成为军工板块的全年“大季”。此外,医药、新材料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存在催化剂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催化剂赛道国产化动力充足,相关企业有望在二、三季度兑现成长预期。建议关注宝钛股份(钛材)、抚顺特钢(高温合金),同时关注贵金属催化剂龙头凯立新材。
▍消费类&生物类材料:受益于美元升值、海运费下行和原材料降价,出口导向型的培育钻石和纤维素醚需求维持高景气。2022年上半年,戴比尔斯的毛坯钻销售均价为213美元/克拉,同比增长58%,并将全年产量指引由3000-3300万克拉上调至3200-3400万克拉,但预计这仍无法填补制裁埃罗莎给国际市场带来的空缺,培育钻石有望在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加速渗透,建议关注国内HPHT法龙头公司中兵红箭。随着美元升值、海运费下行、原材料降价(玉米、棉短绒等),以出口为主的生物类材料公司料将迎来季度业绩的环比增长,另外海外纤维素醚厂商受德国能源价格上涨影响,竞争力相比国内公司有所下降,建议关注全球丙氨酸龙头华恒生物、纤维素醚和植物胶囊龙头山东赫达。
▍新能源&电力材料:新能源长期景气逻辑有望持续向上,关注季度业绩有望环比向上的标的。7月29日,国家能源局披露,1-6月光伏新增并网容量3087.8万千瓦,同比大增137%,累计并网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其中分布式光伏发展强劲,在新增并网容量中占比超六成,且户用光伏占据了分布式光伏45%;的比例,而集中式在新增容量中占比为36%。此外,2022H1受局部疫情以及风机机型升级换代的影响,风电实际新开工项目和设备交付规模低于预期,预计下半年随着外部不利因素的逐步消除,风电装机有望实现明显改善。建议关注1)风机大型化推升材料需求和国产化推动下,具备强阿尔法的标的新强联(风电主轴轴承);2)受益于光伏产业链和终端高景气度的鑫铂股份(铝边框),同时关注鹿山新材(胶膜)。
▍半导体&电子新材料:台积电Q2营收再创新高,关注国产替代更为急迫的材料环节。7月14日,台积电财务报告显示,Q2实现营收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6%,环比增长3.4%,实现净利润80.5亿美元,同比增长76.4%,其2022年度产能仍供不应求,“库存积压”短期预计不会发生。预计未来几年半导体结构性需求成长仍将持续,半导体硅含量持续增加,台积电将维持未来几年营收CAGR 15-20%的长期目标。短期看,在晶圆厂新线建设逐步恢复、物流运输前期不利影响缓解下,基本面向好的细分领域龙头标的配置价值凸显,建议关注国产替代更为急迫的材料环节,建议关注TCL中环(硅片)、华特气体(特气)、凯美特气(特气)、鼎龙股份(CMP)、有研新材(靶材)、华懋科技(光刻胶)。此外,2021年我国功能性薄膜消费量接近300万吨,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其中PI膜消费量有望随着电子显示、FPC、导热石墨膜等电子级应用领域发展而实现2021-2030年6.5%的CAGR,建议关注国产替代逻辑下,存在技术突破的PI薄膜龙头瑞华泰。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反复引起的区域性停工停产和物流限制;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调整的风险。
▍投资策略:随着:1.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7月PMI仅为49.0%(环比下降1.2pcts,处临界点以下);2.全球流动性收紧,海外经济体在预期回落带动下趋弱,海外需求下行;3.年初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增加了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我们建议回避景气赛道中估值不合理标的,关注军工&高端制造、消费类&生物类材料、新能源&电力材料等长逻辑通顺的企业,尤其是具有技术升级和成本等核心优势的成长性标的,其二、三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兑现。建议聚焦以下主线:1.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钛材领域宝钛股份;高温合金领域抚顺特钢;同时关注催化剂领域凯立新材;2.消费类&生物类材料:培育钻石领域中兵红箭;生物类材料领域华恒生物和山东赫达;3.新能源&电力材料:风电领域新强联;光伏领域鑫铂股份,同时关注鹿山新材;4.半导体&电子新材料:硅片领域TCL中环;特气领域华特气体和凯美特气;CMP领域鼎龙股份;靶材领域有研新材;光刻胶领域华懋科技;PI薄膜领域瑞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