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英大证券-2022年6月宏观经济月报:全球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220802

上传日期:2022-08-02 11:42:47 / 研报作者:郑后成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英大证券-2022年6月宏观经济月报:全球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220802.pdf
大小:355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英大证券-2022年6月宏观经济月报:全球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220802

英大证券-2022年6月宏观经济月报:全球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220802
文本预览:

《英大证券-2022年6月宏观经济月报:全球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220802(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大证券-2022年6月宏观经济月报:全球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220802(50页).pdf(5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6月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双双反弹至荣枯线之上,但二者的表现均弱于季节性,主因新冠肺炎疫情散点爆发;6月新订单时隔3个月重新跃至荣枯线之上,创近4个月新高,6月新出口订单虽然依旧处于荣枯线之下,但是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总体看6月外需强于内需;7月摩根大通制造业PMI新订单大概率滑至荣枯线之下,并在此后的几月之内带动产出、就业、投入价格、产出价格这四个分项指标滑至荣枯线之下;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均创2022年1月以来新低,预计6月PPI当月同比大概率在5月的基础上下行;“稳就业”是当下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稳投资”服务于“稳就业”。
  6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超预期上行,主因供给大幅改善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6月进口金额当月同比超预期下行,主因较为疲弱的内需,以及持续贬值的人民币汇率;主要贸易伙伴中,东盟进出口表现较优,日本的情况较为低迷,自美国进口金额当月同比较前值大幅下行,跌幅居四大主要贸易伙伴首位,而欧盟进出口情况均不佳;主要资源品进口金额与进口数量当月同比大部分较前值下行,表明6月我国内需不强;6月农产品进口金额与进口数量增速均表现低迷,主因国际油价承压以及我国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预计下半年农产品进口增速难以大幅上行;在量价双双边际承压的背景下,预计7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难以在6月的基础上大幅上行,预计7月进口金额当月同比难以大幅上行。
  在6月出口增速上行,道路交通运输情况得到很大改善,以及政府持续推进复工复产的背景下,6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较前值上行,预计7月大概率在6月的基础上上行;6月工业企业产销率再度下探,主因生产修复力度强于需求修复力度;央行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并未有明显放松,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短期之内难言触底反转;受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低迷以及民间投资疲弱的拖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难以快速拉升;在PPI当月同比逐季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2年下半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难以大幅上行;7-12月消费增速大概率较1-6月上移,但是大幅上行概率较低,主因疫情防控压力犹存,以及出口增速大概率边际承压。
  6月CPI当月同高于前值,食品、非食品、消费品、服务均较前值上行,表明上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猪价上行、油价位于高位、核心CPI上行以及基数下行四因素共同推升6月CPI当月同比;考虑到7月猪肉CPI当月同比大幅拉升概率较大,以及2021年同期基数走低,预计7月CPI当月同比大概率在6月的基础上上行;6月PPI当月同比下行幅度低于预期,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PPI走势发生背离是原因之一;7月PPI当月同比面临的利空因素要多于6月,利空程度要大于6月,预计7月PPI当月同比大概率较6月下行,且下行幅度大于0.30个百分点;6月原油系PPIRM走势出现分化,黑色金属材料类PPIRM连续2个月位于负值区间;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维持“稳中偏松”主基调,3季度M2同比还将维持在高位。
  728政治局会议指出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拖累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前夜”;会议淡化“5.50%左右”的GDP增速预期目标,但是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保持战略定力,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会议提出“坚持就是胜利”,提出“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预计至少在年内还将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虽然会议对宏观政策主基调的设定弱于预期,但内外压力使得宏观政策力度还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基建投资依旧是扩内需的“主力军”,房地产市场首要目标是保持稳定;淡化GDP增速目标叠加外围因素令A股承压,但A股有韧性且不失结构性机会。
  风险因素
  1.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幅度超预期;
  2.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程度高于预期;
  3.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程度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