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理想汽车-2015.HK-2022年7月销量点评:7月销量符合预期,静待L9交付-220802

《中信证券-理想汽车-2015.HK-2022年7月销量点评:7月销量符合预期,静待L9交付-22080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理想汽车-2015.HK-2022年7月销量点评:7月销量符合预期,静待L9交付-220802(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理想7月销量强劲,实现同比超20%增长。其中,理想ONE 7月实现销量10422辆,L9总订单数超5万、确认定单数超3万。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凭借智能座舱的多样功能与优质体验,L9的订单量将取得进一步增长,ONE的销量将维持稳定。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化大尺寸SUV领域的产品优势,看好公司业绩的成长性。根据公司计划,旗舰车型L9将于8月底开始交付,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乐观态度,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销量表现:7月销量同比增长超20%,看好下半年销量表现。1)2022年8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7月销量数据,当月公司销量为10422辆(同比+21.3%,环比-20.0%),符合市场预期。其中当月公司销量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是:(a)部分地区6月受购车补贴到期影响;(b)6月需求释放后,购置税减半政策对车市的支撑力度减弱。2)2022年1-7月,理想ONE累计销量为7.08万辆(同比+82.8%)。
▍理想ONE是30-35万元SUV产品定义者,预计未来销量仍有较强韧性。1)7月4日,华为问界M7发布,定价31.98-37.98万元。市场担心华为进军该领域,侵蚀ONE的份额。我们认为,理想ONE作为30-35万元价格带SUV的产品定义者,仍具有较强的产品优势和消费韧性。2)理想ONE 2018年发布,2019年12月开始交付,至今累计销量约19.49万辆。2022年7月,ONE月销达1.04万辆,我们预计2022全年销售规模将超13万辆。根据Marklines30-35万价格带汽车销量数据约为120万辆(2021),我们预计理想ONE2022年市场份额将达约11%。3)据多家媒体报道(快科技、天天汽车、懂车帝等),理想ONE后续或将换代为L8。我们判断,改款后的理想ONE将借鉴L9的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定义,未来产品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如果后续ONE进一步改款,我们判断其仍具较大的销量和份额潜力。
▍L9确认订单超3万辆,体现较强的产品韧性。我们维持2023年产品稳态月销量1万台量级的判断。1)理想L9当前总订单超5万辆,自7月16日开启尾款支付以来,确认定购数量超3万,体现较强的产品韧性。2)公司于7月25日预告多款智能配件与车型配件,包括AR眼镜、麦克风等智能配件,和儿童座椅、专用地垫等车型配件。我们判断,公司新推出的各类配件料将提升座舱体验,未来有望带动单车价值量及毛利率的提升。3)基于Marklines数据,综合考虑汽车产品指导价和终端零售价等因素,我们判断,中国40万辆以上乘用车市场规模近200万辆(2021)。基于Marklines数据,我们判断2021年在中国40万元以上乘用车车型市场,ABB(奥迪、宝马、奔驰)占据近半壁江山(份额47%),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紧随其后。该价格段产品以外资产品为主。4)理想L9有望在目标价格段获得7%-8%的份额,支撑13-14万辆的年销售规模,主要因其在智能化的领先产品理念和配置,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风险因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难以招募风险;科技巨头&传统整车厂加速进军智能汽车赛道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特斯拉产品进一步降价导致中国智能电动车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风险;自动驾驶行业出现严重安全事故导致估值波动的风险;监管趋严导致自动驾驶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导致公司产品毛利降低的风险;车载芯片供应短缺的风险;公司后续新车型、新功能推出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较高Capex支出导致公司自由现金流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L9及ONE未来销量表现,将密切关注公司增程式车型的销量数据和纯电动车型的发布情况。考虑到公司L9的订单情况及ONE的稳定销量,我们维持公司FY2022-FY2024营业收入预测为571/1364/2464亿元,维持公司FY2022-FY2024 Non-GAAP净利润预测为10.9/88.5/215亿元。参照特斯拉在相似年销量阶段的估值水平【2017-2018年PS(TTM)为5倍】,以及考虑公司成长性、盈利能力等核心财务指标,我们维持公司2022年5.2倍PS估值预测,维持公司目标价:美股42美元/ADR、港股165港元/股,维持公司美股及港股的“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