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0220729):Adidas下调大中华区收入预期,期待运动鞋服领域国潮趋势继续-220801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0220729):Adidas下调大中华区收入预期,期待运动鞋服领域国潮趋势继续-220801.pdf
大小:66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0220729):Adidas下调大中华区收入预期,期待运动鞋服领域国潮趋势继续-220801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0220729):Adidas下调大中华区收入预期,期待运动鞋服领域国潮趋势继续-220801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0220729):Adidas下调大中华区收入预期,期待运动鞋服领域国潮趋势继续-22080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0220729):Adidas下调大中华区收入预期,期待运动鞋服领域国潮趋势继续-22080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Adidas下调大中华区22下半财年收入预期:2022财年第三季度(7~9月)开始以来Adidas大中华区业务复苏进度低于预期。公司此前预期大中华区2022财年下半年收入将同比持平,但由于当前大中华区表现低于预期、以及年底之前需清理过剩库存,公司预计大中华区2022财年下半年收入同比或将出现双位数下滑。我们认为下半年在需求端存压,供给端或将加大库存消化力度时,国内运动鞋服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此外,随着6月以来国内疫情逐步受控,国产运动鞋服龙头恢复势头好于国际品牌,因此未来从竞争格局的角度,我们继续看好国产运动鞋服龙头锐意进取、积极抢占市场份额,期待运动鞋服领域国潮崛起趋势延续。
  行情回顾:纺织服装板块:上周(2022年07月25日~07月29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0.51%、-1.03%、-1.61%,纺织服装板块上涨0.04%,位列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16位;其中纺织制造板块上涨0.12%、服装家纺板块下跌0.75%。过去一个月(2022年06月29日~07月29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4.58%、-5.51%、-7.14%,纺织服装板块下跌1.33%,位列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9位。
  化妆品板块:上周化妆品板块上涨1.42%、跑赢沪深300指数3.03PCT。过去一个月化妆品板块下跌1.13%,跑赢沪深300指数6.01PCT。与申万一级31个行业对比来看,过去一周化妆品板块涨幅位列第8位、过去一个月涨幅位列第9位。
  行业新闻:2022财年上半年Prada公司亚太区(除日本)收入同比减少6.7%;2022财年上半年爱马仕销售额同比增长23%;2022财年上半年PUMA销售额同比增长19%;李宁投资6亿元的电商全球总部有望在2023年6月开业;2022财年二季度欧莱雅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2022财年二季度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超50%;2022财年二季度LG生活健康销售额同比下降7.9%。
  投资建议:1)纺织服装行业:下游品牌服饰方面,预计消费复苏仍在零星疫情反复的波动环境中进行,中报陆续披露,行业二季度业绩预计筑底,关注后续全国各地疫情防控进展和终端零售恢复进展。虽然整体消费需求端仍有压力,但我们认为行业未来仍存结构性机会,以运动服饰为代表的品类中国潮崛起趋势仍在进行,我们继续建议关注估值回调到位、度过二季度高基数、细分品类景气度持续相对较高同时长期逻辑仍然明确的运动服饰龙头,包括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同时也建议关注高端运动时尚代表标的比音勒芬、龙头格局长期稳定且自身增长稳健的罗莱生活等。上游纺织制造方面,棉价近期走弱,海外需求压力仍存,短期下游订单或存在波动,但我们认为全球化布局的纺织制造细分行业龙头长期逻辑仍未改变,其抗风险能力和业绩的稳健性仍将较为突出,且头部制造商集中态势预计继续,长期继续推荐品牌客户合作深入、海外产能布局的华利集团、申洲国际、伟星股份。再者,从股息回报的角度,我们建议关注纺织服装行业高股息率、低估值的稳健型标的。
  2)化妆品行业:“618”大促落幕后短期数据端暂缺乏催化,6月社零数据显示作为可选品类代表,化妆品正在稳步修复、且复苏速度居前。进入三季度,一方面继续关注全国各地疫情防控进展、线下客流和线上物流履约及消费信心恢复进度,另一方面关注非大促季日常消费中的单品表现。我们维持前期观点,继续推荐产品力强的珀莱雅、贝泰妮,另外建议关注老牌国货集团上海家化。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疫情反复或者极端天气致终端消费疲软,影响服装、化妆品等产品的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加剧,国外龙头品牌进行价格战,会对国内对标品牌造成不利影响;电商平台流量增速放缓以及流量成本上升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