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港股策略组合:2022年8月,避险情绪在8月预计逐步改善-220731

《中信证券-港股策略组合:2022年8月,避险情绪在8月预计逐步改善-2207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港股策略组合:2022年8月,避险情绪在8月预计逐步改善-22073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的内外部风险因素冲击下,港股显著回调,恒生指数和科技指数的动态PE分别收窄6.6%和6.9%,而我们跟踪的两大指数2022年业绩预期在同期则维持稳定,所以此轮的内外部冲击并不改变港股基本面。展望8月,我们判断全球的流动性预期有望改善,建议关注8月底的全球央行Jackson Hole会议,同时国内的“停贷”问题也有望缓和,市场的避险情绪在8月预计逐步改善。8月港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受益全球流动性预期转暖的成长板块;2)受益疫后复苏逻辑的出行产业链;3)关注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个股。8月港股策略组合为:锦欣生殖、华住集团-S、比亚迪股份、金风科技、香港交易所、中粮家佳康、海信家电、中金公司、中芯国际、美团-W。同时也建议关注:首程控股、金沙中国、中国海洋石油、创科实业。
▍内外部风险因素导致7月港股回调。7月以来,内外部风险扰动仍较为频繁:1)外部:美联储货币紧缩,欧洲能源危机,日本货币政策转向,中美关系等问题的担忧;2)内部:7月中上旬国内散点疫情的再度爆发,部分地区居民“停贷”问题;受此影响,7月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科技指数分别下跌7.9%/10.3%/11.2%。但从市场基本面维度,我们认为近期与春节后的俄乌冲突等因素最大的区别是,7月以来的内外部冲击并不改变港股基本面,更多是投资者情绪负面发酵和短期获利了结所导致,而内部的疫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且居民“停贷”问题的风险也相对可控,未来有望通过地方措施解决。截至7月29日收盘,恒生指数和科技指数的动态PE已分别回落至10.5和29.2倍,较6月底收窄6.6%和6.9%。同时,两大指数过去一个月的2022年业绩预期维持稳定。因此,我们判断短期的风险因素消化完后,港股市场有望延续5月中旬以来的上行趋势。
▍ 8月全球流动性预期有望转暖,国内政策也将继续发力,支撑港股表现:
全球流动性预期转暖:美国二季度GDP增速初值为-0.9%,确认“技术性衰退”的到来。展望三季度,美国经济基本面特别是就业市场大概率出现快速恶化。在此背景下,市场已经对美联储未来可继续紧缩货币的预期大幅修正。迫于美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金融稳定性的压力,美联储未来或被迫上调通胀跟踪目标,以缓解需要紧缩的压力。建议关注8月底全球央行的Jackson Hole会议,若鲍威尔释放任何对于在高通胀环境下货币政策该如何操作的表述,投资者大概率会形成美联储货币政策趋势性转向的预期,这也将利好海外中资股市场的流动性预期转暖。
下半年稳增长持续发力,力争实现最好结果。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部署紧扣“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会议明确提出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下半年经济将力争追赶,宏观调控政策仍以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我国经济增速将明显领先全球。另外,会议对于房地产和平台经济领域的表述也趋于积极。会议将“稳定房地产市场”提到更重要位置;针对停贷事件,提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预计相关风险将在三季度内得到有效化解。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基调也进一步明确,重申常态化监管的基础上,本次会议首提要通过推出“绿灯”投资案例为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树立标杆。
▍ 8月建议关注受益全球流动性预期转暖、疫后复苏、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三条主线。1)受益全球流动性预期转暖的成长板块:未来在全球流动性预期趋势性向好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尤其成长性较强的板块有望受益,如新能源、中概互联网等。2)受益疫后复苏逻辑的出行产业链:内地疫情多点散发态势已有所好转,疫情防控保持战略定力。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要从政治上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动态清零。疫情态势好转将对出行产业链形成催化,消费整体配置的机会随“性价比”凸显也已临近。3)关注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个股:年初以来,尽管多数板块基本面受到显著冲击,但如上游资源品、半导体等部分板块业绩仍呈上修趋势。8月企业中报将陆续披露,业绩有望超预期的优质个股仍值得投资者关注。
▍ 2022年8月中信证券港股策略组合。我们采用恒生综指作为选股标的池,结合自上而下的海外中资股策略观点以及中信证券研究部行业分析师观点,形成港股配置组合(10只),包括:锦欣生殖、华住集团-S、比亚迪股份、金风科技、香港交易所、中粮家佳康、海信家电、中金公司、中芯国际、美团-W。我们也建议关注:首程控股、金沙中国、中国海洋石油、创科实业。
▍风险因素: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再次探底;2)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3)国内流动性收紧,外资持续流出中国市场;4)汇率大范围波动;5)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