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天境生物-IMAB.US-跟踪点评:在研管线迭代推进,聚焦核心在研产品-220729

上传日期:2022-07-29 13:35:49 / 研报作者:陈竹甘坛焕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天境生物-IMAB.US-跟踪点评:在研管线迭代推进,聚焦核心在研产品-220729.pdf
大小:34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天境生物-IMAB.US-跟踪点评:在研管线迭代推进,聚焦核心在研产品-220729

中信证券-天境生物-IMAB.US-跟踪点评:在研管线迭代推进,聚焦核心在研产品-22072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天境生物-IMAB.US-跟踪点评:在研管线迭代推进,聚焦核心在研产品-2207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天境生物-IMAB.US-跟踪点评:在研管线迭代推进,聚焦核心在研产品-2207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肿瘤免疫研发能力强大,研发管线迭代推进。前排管线:商业化在即,菲泽妥单抗提速地产化,伊坦生长激素携手儿科龙头。肿瘤免疫核心管线:来佐利单抗全球布局快速推进,尤莱利单抗展现生物标志物潜力。新一代分子管线:基于选择性靶向设计的双抗平台&融合蛋白平台,有望诞生多个First-in-class药物。多个里程碑事件蓄势待发,支撑公司后续发展。
  ▍肿瘤免疫研发能力强大,研发管线迭代推进。公司专注于具有差异化优势的肿瘤免疫药物研发,已成功打造出创新且成熟的在研管线,包括10个临床前项目、10个临床项目(其中7个处于II期/III期)。从技术路径看,公司的研发管线层次分明,主要分为三波:第一波以差异化优势单抗为主,如来佐利单抗、尤莱利单抗,目前多处于II期或注册性临床阶段;第二波以创新双抗为主,如CD4B(CLDN18.2×4-1BB)、L1IF(PD-L1×IFNα),目前多处于I期、II期或临床前阶段;第三波为采用新型技术的抗体或免疫佐剂,如细胞穿膜抗体、隐蔽性抗体、体内合成抗体,预计2022/2023年陆续启动临床。研发管线的迭代推进,将助力公司发挥研发能力优势,持续将前沿科学转化为新一代药物。
  ▍前排管线:商业化在即,菲泽妥单抗提速地产化,伊坦生长激素携手儿科龙头。(1)菲泽妥单抗:三线MM适应症预计2022-2023年进行BLA申报,二线MM适应症已完成临床入组,有望2023-2024年进行BLA申报。相比同类产品,菲泽妥单抗具有输注时间短、输注反应发生率低的差异化优势;同时,菲泽妥单抗已启动地产化的申报和生产,旨在成为国内首个地产化CD38单抗,有望在生产销售成本、患者可及性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2)伊坦生长激素:注册性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有望在2023年完成BLA申报。公司与济川药业就伊坦生长激素开展商业化合作,济川药业拥有强大的儿科药销售团队,覆盖全国30个省份和直辖市内超过23,000家各级医院,届时有望快速拉动伊坦生长激素销量,抢占长效生长激素的广阔市场。
  ▍肿瘤免疫核心管线:来佐利单抗全球布局快速推进,尤莱利单抗展现生物标志物潜力。(1)来佐利单抗:目前临床给药患者已超过190人,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理想。来佐利单抗经结构改造,大幅降低红细胞毒性,改善了CD47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目前来佐利单抗的海内外临床布局同步推进,海外临床试验由艾伯维主导,国内临床试验由公司主导,已取得多项优异临床数据:①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较高剂量组观察到PR、SD,包括PD-1+CTLA-4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患者;②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NHL:7个患者中,ORR=71%,CR=57%、DCR=100%;③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MDS:在安全性数据优异的前提下,与Magrolimab疗效相当,详细数据预计在今年ESMO会议发布,预计2022H2启动III期临床。(2)尤莱利单抗:经结构改造消除了钩状效应,具有同类最优潜力,目前已取得多项临床数据:①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实体瘤:13名患者中,ORR=23%、DCR=46%,同时在患者群体中,发现了CD73具有作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②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NSCLC:在不适合标准治疗的晚期NSCLC队列中展现优异治疗潜力,ORR=26%、DCR=74%。尤莱利单抗有望在2023年开展联合PD-1治疗特定NSCLC的III期注册性临床,同时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正在开发中。
  ▍新一代分子管线:基于选择性靶向设计的双抗平台&融合蛋白平台,有望诞生多个First-in-class药物。(1)公司基于条件性激活技术构建了能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的创新双抗平台,其代表产品为CD4B(CLDN18.2×4-1BB)。CD4B由CLDN18.2抗体和4-1BB抗体两个元件组成,CLDN18.2抗体同时发挥靶向肿瘤作用和激活4-1BB作用,只有当CLDN18.2完成与肿瘤的结合后,4-1BB才能特异性激活,从而缓解了4-1BB疗法常见的严重毒性问题。目前CD4B的I期临床研究处于剂量爬坡阶段,后续临床数据值得关注。(2)公司依托创新技术平台,成功打造了多个新一代工程化免疫佐剂细胞因子,包括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等,其中代表产品为依非白介素,其能够特异性靶向激活CD4 T细胞、CD8 T细胞,但对免疫抑制性的Treg细胞并无激活作用,选择性较好,目前依非白介素处于II期临床阶段,用于联合K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和头颈癌。公司的新一代分子管线多具有独特技术优势,旨在降低脱靶毒性、增强肿瘤杀伤,有望带来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First-in-class产品。
  ▍多个里程碑事件蓄势待发,支撑公司后续发展。根据公司在投资者研发日活动中的披露,公司预计将在2022H2迎来多项里程碑事件:(1)临床试验方面:预计将开展来佐利单抗的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预计发布三项临床数据:来佐利单抗治疗MDS的II期临床数据披露(ESMO会议)、尤莱利单抗治疗NSCLC的临床数据更新、CD4B的I期剂量试验数据披露;预计开启3项新的临床试验。(2)潜在的全球交易产品:尤莱利单抗、CD4B;潜在的商业化合作交易产品:菲泽妥单抗。(3)商业运作方面:预计将完成美国审计师转换,以满足SEC监管要求。
  ▍风险因素: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或研发失败风险;产品上市时间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药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打造了创新且成熟的肿瘤免疫管线,研发管线迭代推进。菲泽妥单抗、伊坦生长激素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来佐利单抗、尤莱利单抗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同类最优潜力的差异化单抗,早期研发管线涵盖多个双抗、融合蛋白等新型药物,市场空间庞大且竞争优势明显,有望于2025年左右扭亏为盈。调整2022/2023/2024年净利润预测至-10.96/-10.48/-4.4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