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水晶光电-002273-跟踪报告之四:HUD业务快速起量,激光雷达等汽车电子业务开启公司成长第二极-220729

《光大证券-水晶光电-002273-跟踪报告之四:HUD业务快速起量,激光雷达等汽车电子业务开启公司成长第二极-2207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水晶光电-002273-跟踪报告之四:HUD业务快速起量,激光雷达等汽车电子业务开启公司成长第二极-2207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发展。公司汽车电子业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95.28%,占整体营收比重3.19%,毛利率水平已经达到36.52%。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有AR-HUD/W-HUD、车载激光雷达罩、智驾伴侣(全息投影)、Birdbath光学模组、衍射/反射光波导光学模组五方面的产品布局。
公司于东莞筹建新的南方基地,主要围绕汽车电子和AR/VR进行业务布局。2022年7月25日,标配公司AR-HUD的长安深蓝SL03上市。2021年,公司HUD小批量出货,2022年有望快速放量,同时公司成立了新的越南生产基地。
行业渗透率迎来上升拐点,HUD快速起量。HUD即抬头显示,又称平视显示系统,可以将时速、导航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的挡风玻璃上,又不会干扰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从而提升驾驶安全。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盖世汽车数据显示,2021年~2025年国内HUD配套量有望从154.7万套增至908万套,CAGR达56%。AR-HUD目前仍处于初期渗透阶段,预计2021~2025年配套量将由21.2万套增至349.4万套,CAGR达101%,远高于HUD的总体增速。2021款车型HUD配置率提升至4.17%,较2020款、2019款分别提升1.29pct、2.80pct。预计2025年,我国乘用车前装市场中W-HUD、AR-HUD渗透率将分别有望达到24%、15%,分别较2020年提升20.3pct,15pct。当前国内HUD系统众多供应商企业已有AR-HUD产品布局,但投影单元核心元器件仍对海外有较大依赖。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0年,标配HUD的市场份额前五为日本精机(33.3%)、大陆(27.0%)、电装(20.1%)、台湾怡利(9.1%)、江苏泽景(3.6%)。2021年国内HUD市场份额前五,分别为电装(39.4%)、华阳集团(16.2%)、台湾怡利(16.0%)、大陆集团(11.1%)、日本精机(9.3%)。
公司多线布局车载HUD业务,产品加速放量。水晶光电凭借光学优势,成为国内最早可量产AR-HUD产品的上下游一体供应商。通过在AR-HUD算法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实现AR-HUD光学、结构、硬件以及软件算法全方位布局。2021年公司的AR-HUD在红旗车型上实现了量产首发,并获得了十多家整车厂商的定点项目。技术上,水晶光电发挥了AR光学成像技术和软件算法的优势,用高技术门槛的AR-HUD与整车厂合作,并在质量上得到整车厂的认可。AR-HUD采用TFT屏,价格低且体积小,投影距离远,同时加强场景融合的技术壁垒,专注于场景融合技术。利用公司PGU光机集成光学模块优势,将公司领先的AR技术植入车载平视系统HUD,实现混合显示的驾驶体验效果。同时W-HUD项目持续开发,预计2022年实现量产,丰富汽车电子产业布局和HUD产品阵列,提升公司在车载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及占有率。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公司HUD产品整体出货量有限,公司后续将为红旗、长安、比亚迪、长城等部分车型HUD出货,预计2022H2公司HUD产品将快速放量。
智能驾驶驱动,激光雷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激光雷达主要由激光发射、激光接收、信息处理、扫描系统组成。光学器件比如准直镜、扩散片、分束器等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国内诸多厂商均有布局,代表性厂商有舜宇光学科技、永新光学、蓝特光学、水晶光电等。2022年可视为激光雷达量产元年,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2022年实现量产,同时2022年CES展上多家激光雷达厂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