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全球疫情疫苗追踪系列》第十一篇:BA.5侵袭,全球影响几何,国内如何应对?-220726

《光大证券-《全球疫情疫苗追踪系列》第十一篇:BA.5侵袭,全球影响几何,国内如何应对?-220726(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全球疫情疫苗追踪系列》第十一篇:BA.5侵袭,全球影响几何,国内如何应对?-220726(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5月以来,BA.5毒株凭借其超强传播力优势,向海外国家加速扩散,逐步成为全球新冠主要毒株,带来新一轮疫情反扑。美国、欧洲及东南亚主要国家疫情形势出现明显反弹,国内多地也相继检测出BA.5毒株,防控压力倍增。
从海外来看,BA.5毒株并未对全球开放节奏产生显著影响,疫情蔓延下,欧美仍按照此前节奏,继续放开疫情管控举措,开启“与病毒共存”。从国内来看,BA.5毒株增加各地疫情防控的压力,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我们认为BA.5在国内引发再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现有防控政策不断优化,通过“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等系列举措,可大幅提升对BA.5毒株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BA.5毒株载量高、易检测,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可实现有效控制。
BA.5在全球广泛流行,但对全球开放节奏影响有限
BA.5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与免疫逃逸能力。2022年2月,BA.5首次出现于南非,并于4月引发南非新一波疫情浪潮。传播性方面,BA.5较BA.1/2毒株更具传播性、潜伏期明显缩短;免疫逃逸方面,BA.5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应对BA.5保护性均有所下降;致病性方面,BA.5是否更具致病性尚未达成共识。
BA.5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引发全球疫情再次反弹。5月以来,凭借其更强的传播性及免疫逃逸能力,BA.5毒株向世界各地迅速扩散,并逐步发展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全球疫情形势再次反弹,住院以及重症人数均有所攀升。
BA.5扩散对全球开放节奏影响有限。尽管海外主要国家疫情出现大幅反弹,但其疫情防控政策却并未收紧,欧美各国均普遍维持此前的开放政策。
BA.5已攻入国内,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
多地检测出BA.5变异株,引发本土疫情传播。自7月6日西安确认本土首例BA.5变异株病例,截至7月25日,我国7地报告发现BA.5变异株病例。
防控工作难度提升,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继延长或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后,国内多地在7月又收紧防疫管控政策,并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
BA.5是否会导致国内新一波的疫情流行?
防控政策上,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强调“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大幅提升对BA.5的应对能力。从各地实施情况看,现有防控措施能快速控制BA.5扩散。
核酸检测上,BA.5毒株载量高、易检测,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可实现有效控制。7月以来,为应对疫情扩散,多地再次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或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免疫效果上,BA.5免疫逃逸增强,但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目前我国疫苗完全接种率近90%,加强针覆盖率升至56%,有效免疫屏障逐步形成。
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BA.5在国内引发再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何时开放国门?关注今冬海外疫情扩散情况
短期来看,今年并非开放国门最佳时机。“动态清零”是现阶段疫情防控最优选择,现有防疫体系可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开放可能会造成疫情大规模反弹。
当前欧美国家已基本上放开全部疫情管控措施,我国需通过观察今冬海外疫情的扩散情况谨慎作出开放国门的规划,明年两会后或是重要的开放国门窗口期。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情况超预期,病毒变异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