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五: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启动,创新驱动下一代导电剂体系迭代-220725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五: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启动,创新驱动下一代导电剂体系迭代-220725.pdf
大小:127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五: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启动,创新驱动下一代导电剂体系迭代-220725

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五: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启动,创新驱动下一代导电剂体系迭代-220725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五: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启动,创新驱动下一代导电剂体系迭代-220725(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五: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启动,创新驱动下一代导电剂体系迭代-220725(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碳中和政策加码,导电剂为动力电池关键辅材,导电剂需求持续高增: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疫情后的经济复苏突破口选在了“绿色复苏”上,并且中国、欧洲、美国等地区碳中和目标屡超预期,碳中和毋庸置疑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作为能源需求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导电剂是锂离子电池关键辅材,对改善电池导电性能、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导电剂成本占电池总成本比例低,客户对其价格敏感度低,下游接受度高,在成本及性能的综合考量下,未来导电剂体系将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复合化。海外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国产替代空间逐步打开,“炭黑+碳纳米管”技术或将迎来发展空间。
  导电炭黑:供应压力+技术迭代,国产化时代来临。导电剂国产替代趋势加速,产能技术突破,指标严苛,吸油值和金属杂质含量为锂电炭黑核心品控指标,生产技术要求高。进口商海外扩产难,国内产线改造耗时,2024年前进口供应紧张且短期成本承压。国内企业整体实力分层,2020年国内炭黑年产量超30万吨的炭黑企业仅4家,技术工艺成熟,研发带动生产,中国导电炭黑领域专利申请逐年递增,产学结合密切,技术持续迭代。国产炭黑企业对标海外:陆运替代海运,成本占优。炭黑收得率较高的国际先进企业,成本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等。对标国内:部分企业投产时间早,布局多元,同时较早切入特种炭黑领域,出货持续稳定。但煤焦油成本占比较大,受国际形势影响成本承压,且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或将对生产、运输及下游需求造成负面干扰。
  海外企业先发优势,早期垄断领跑。益瑞石为全球导电炭黑龙头企业,深耕炭黑多年、技术雄厚、生产经验丰富;成立于1908年,1980年开发炭黑工艺,并从1982年开始进行商业化,2020年前国内市场几乎被益瑞石垄断。卡博特的业务始建于1882年,于1960年在美国正式注册成立公司,其主要产品有橡胶和特种级炭黑,国内拥有多家子公司。
  国产替代加速,行业稳中向好。目前,无锡东恒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用高性能碳纳米复合导电材料的供应商。焦作和兴打造乙炔黑国产品牌,专业生产乙炔黑(又称乙炔炭黑),以及电石、双氧水等产品。炭黑龙头黑猫股份炭黑年产能为110万吨,居国内首位,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较大生产规模,原料、生产、环保后处理、人才梯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储能需求增长,未来全球锂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导电剂需求或将持续提升。受国际局部冲突影响,导电炭黑供应端紧张叠加技术迭代,国产化替代时代来临,行业景气度上行。建议关注导电剂材料体系创新迭代,与导电剂体系技术演进:
  (1)导电炭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关注黑猫股份;
  (2)导电剂配方迭代,碳纳米管渗透率提升,关注天奈科技、道氏技术等。
  风险提示:国家或对石油炼化领域进一步采取供给缩紧政策,导电剂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业链公司扩产导致竞争加剧、产能过剩,新型导电剂产品开发需要较长周期,新技术应用进度尚存不确定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