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瑞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15期总第64期:北京试行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220726

《长城国瑞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15期总第64期:北京试行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220726(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国瑞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15期总第64期:北京试行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220726(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4.7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8,跑输沪深300指数(-4.30%)。从子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三级行业指数普跌,其中医疗研发外包、疫苗、体外诊断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0.04%、8.36%、6.63%。
估值方面,截止2022年7月22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68x(上期26.96x),估值有所回调,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94.21x)、医疗研发外包(62.91x)、其他医疗服务(53.40x)。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38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21.94亿元。其中,10家增持0.95亿元,28家减持22.89亿元。
截止2022年7月22日,我们跟踪的医药生物行业436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布了2022年半年报。其中,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等于100%的有1家,增速位于[50,100%)的有1家,增速位于[30%,50%)的有2家。
重要行业资讯
◆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7月23日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
投资建议: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密集推进了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覆盖了294个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年采购金额的35%,累计节约费用在3000亿元左右。在医保控费的大前提下,通过鼓励创新,推进我国医药产业升级的方向明确,北京市医保局DRG新政给予创新性药品、医疗器械及诊疗项目CHS-DRG除外支付。
本报告期,医药行业指数有所调整,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行业具备配置价值。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配置:一是在医保控费的大前提下,创新和国际化将是未来行业的核心主线,建议关注肿瘤、免疫治疗、代谢性疾病、心血管领域布局的创新药企;二是关注2022年中报业绩超预期且未来业绩确定性较强、向创新药方向转型的传统龙头企业,该类企业研发资金充足,商业化能力优于新型创新药企;三是关注消费性医疗版块,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具有消费属性的眼科、医美等医疗子行业拥有政策免疫性,消费升级将带动其发展,并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调整优化,消费性医疗也受益于就诊患者的回升。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政策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