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资产负债表衰退系列(三):欧债“明斯基”时刻将至?这次不一样-220725

《财通证券-资产负债表衰退系列(三):欧债“明斯基”时刻将至?这次不一样-220725(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资产负债表衰退系列(三):欧债“明斯基”时刻将至?这次不一样-220725(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欧央行加入全球紧缩潮,欧债魅影缠绕意大利。为了阻止通胀和欧元走势进一步恶化,欧央行于7月21日晚超预期加息50BP,欧元区告别为期八年的负利率时代,后续9月、10月以及12月都存在继续收水的可能。作为债务负担较重的欧猪五国一员,意大利最危险:1)2019年以来债务持续高增,当前在欧猪五国中债务占比接近六成;2)经济状况也在恶化,2018年新政府上台并未带来经济的改善,2019年以来GDP增速继续下滑至0%;3)民粹主义横行、通胀压力加剧均带来经济稳定性下降。2020年年底,意大利失业率高达9.15%。欧央行宣布加息后,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即飙升至4.14%,德意两国利差也持续扩大至236BP左右,逐步接近2010年欧债危机时期水平。
历史上来看,信用评级下调和欧央行加息是欧债危机加剧的重要推手。如果我们以希腊和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欧债危机期间的表现为例,四轮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两轮欧央行加息后,两个国10年期国债都出现120-160BP的跳升,是流动性挤兑加剧的“幕后黑手”。实际上,在2010年9月底希腊宣布财政问题时,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跳升幅度仅20BP,远低于评级下调期间。此外,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核心国并未及时援助,直至2010年中才开始建立欧盟危机治理机制,导致欧债引发的流动性挤兑从边缘国蔓延至以法国为代表的核心国。
短期风险可控,长期来看欧央行TPI的实施效果是重中之重,关注流动性指标和信用指标预警。欧猪五国在2022年未偿债务共计约3500亿欧元,对比当下欧洲稳定机制(ESM)可支配资金约3600亿欧元,短期风险暂时可控。但2023年偿债高峰下,欧猪五国到期规模约5613亿欧元,其中意大利占就据了63%,偿债体量巨大。当前推出的TPI定向购债工具尽管不设购买上限,但在具体实施细节上仍较为模糊。若德法等核心国因经济问题“自身难保”,欧央行的救助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欧债问题也面临不确定。由于欧债问题本质上由信用违约和流动性挤兑造成的,后续持续关注流动性指标(LIBOR-OIS利差)与信用指标(信用违约互换利率CDS与德国-意大利10年期国债利差)。
欧债问题对我国来说“危机并存”。经济层面,欧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洲经济承压可能会导致我国进出口增速放缓,上一轮欧债冲击下,我国的出口增速从26.42%下至4.43%,进口增速从32.99%下跌至1.39%;另一方面,欧债问题带来的经济压力,可能会提升欧盟对我国贸易依赖度,未来应关注中欧协定的重启可能性。金融层面,欧债问题发酵将使全球金融资产开启“Risk Off”模式,A股市场短期也无法独善其身。但长期看,人民币替代+基本面分化,中国市场股债汇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危机;海外加息超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