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读懂财政系列报告(三),央地财政关系-220725

上传日期:2022-07-25 20:39:19 / 研报作者:杨业伟赵增辉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读懂财政系列报告(三),央地财政关系-220725.pdf
大小:69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读懂财政系列报告(三),央地财政关系-220725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读懂财政系列报告(三),央地财政关系-220725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读懂财政系列报告(三),央地财政关系-22072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读懂财政系列报告(三),央地财政关系-22072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间财政关系,而央地财政关系是最重要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各地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大多也是参照央地财政关系进行设计,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奠定了当前央地财政关系的基本格局,显著的提升了中央财力以及宏观财政调控能力,但央地事权划分改革曾在很长时间内滞后,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2016年后国家陆续出台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办法,财政体制改革在持续推进过程中。
  财权、财力、事权、支出责任的基本概念明晰。(1)事权对应支出责任,但两者也有所区别,事权是指政府在规定范围内履行政府职能,开展活动的权力,体现的是一级政府的自主权,而支出责任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必须承担各项的支出义务,支出责任随着事权走,有怎样的事权就有怎样的支出责任,但两者之间也有所区别,事权属于国家治理范畴,而支出责任属于财政范畴。(2)财权是指政府为满足一定的支出需求而筹集财政收入的权力,财力是指一级政府可支配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财政收入。财力是指各级政府可以组织和分配的财政收入,财权和财力不一定对等,由于转移支付的存在,上级政府实际的财力往往会小于自身财权对应的财力,而下级政府实际的财力往往会大于自身财权对应的财力。
  我国财政体制中财权较为集中于中央,而事权则更多由地方承担,通过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来平衡财力。我国财政体制中财权较为集中于中央,中央占45%左右的财政收入,而地方财政收入占比55%左右却承担占比85%左右的财政支出,地方承担了更多的事权,与OECD国家相比,我国地方承担的事权比例明显较高,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保等具有全局性的支出责任方面。而弥补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缺口,我国财政体制则是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以使得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而近年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具有全局性的支出责任也越来越多的通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
  分税制改革奠定了当前央地财政体制的基本模式。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奠定了当前的央地财权关系,强化了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分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税收按照属性划分为地方税、中央税以及央地共享税,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与此同时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地方进行补贴。分税制改革很好的解决了“两个比重”过低的问题,即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比过低,财政收入在GDP中占比过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占比从70%-90%下降至目前的50%-60%,而中央财政收入占比则从20%-30上升至40%-50%,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从10%上升至20%左右。
  转移支付是财力协调和区域均衡的制度保障。现行的央地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均衡地区财力)、专项转移支付(贯彻中央重大部署决策和引导地方干事创业)和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履行中央承担的共同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暂列一般性转移支付管理。狭义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就是指均衡性转移支付,但2019年起财政部将税收返还和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导致一般性转移支付口径扩大。
  区域间的财力分化:8省净上缴中央,23省从中央获得净支付。我们定义地方净上缴=地方向中央上缴税收-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从2020年数据看广东(7511亿元)、上海(5723亿元)、浙江(4870亿元)等8个省级行政区向中央净上缴,而另外23个省级区域全部从中央获得净转移支付,其中黑龙江(3102亿元)、四川省(2959亿元)、云南省(2780亿元)、河南省(2760亿元)和湖北省(2593亿元)获得最多。
  风险提示:口径出现偏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