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及申赎分析-220723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及申赎分析-22072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及申赎分析-220723(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二季度主动型公募产品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偏均衡化配置模式。绝对仓位方面,不同类型主动产品呈现一定分化,普通股票&灵活配置型仓位快速提升但偏股混合型仓位继续下滑。主板重仓股市值占比在一季度小幅提升后二季度再次回落,创业板占比保持下滑趋势,港股占比则显著提升,体现出主动公募基金在一季度采取防御后二季度继续均衡化的特征。二季度重仓股板块/行业分布方面,主要增持周期制造、基建以及消费等顺经济周期板块,减持TMT、金融以及医药,热门成长赛道中半导体产业链重仓股市值占比略有下滑,而锂电、汽车、光伏产业链重仓股市值占比环比一季度继续提高。基民申购、赎回规模在二季度均出现萎缩,净赎回率略有放大,但未超过历史极值,主要申赎成交仍相对集中在头部产品。
▍不同主动型产品仓位呈现一定分化,普通股票及灵活配置型产品仓位快速提升,偏股混合型产品仓位继续下滑。截至2Q22,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整体平均仓位为84.6%,较1Q22的81.8%提高约2.8个pcts,已经超过了去年四季度的水平。但不同主动型产品仓位呈现一定分化,普通股票型产品仓位较一季度提高约4个pcts至90.2%,灵活配置型产品仓位较一季度提高约3个pcts至73.8%,而偏股混合型产品仓位较一季度约减少了1个pct至88.5%,不仅延续了一季度的下滑趋势且环比下滑幅度略有增大(vs一季度仓位环比减少0.5个pct)。截至2Q22,普通股票/灵活配置/偏股混合型产品的股票投资市值分别为6725亿元/11279亿元/27969亿元,对应占比分别为15%/25%/61%,偏股混合型为主动公募产品较为主流的产品形式。
▍创业板重仓股市值占比保持下滑趋势,港股重仓股市值占比显著提升。按重仓股上市地/上市板分布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主动公募基金对创业板的持仓占比环比降低0.4个pct至20.4%,二季度进一步下滑0.9个pct至19.5%;主板持仓占比在一季度环比小幅提升0.3个pct至67.7%,二季度则回落0.4个pct至67.3%;港股持仓占比提高1.1个pct至8.0%,从1Q22的6.9%迅速反弹,已经超过4Q21的7.3%,距离2Q21的12.6%仍有一定水平。我们认为上述变化一定程度反映出主动公募在一季度通过小幅增持主板采取防御后,二季度继续通过增持港股的方式来均衡配置的特征。
▍板块行业维度方面,主要增持周期制造、基建以及消费等顺经济周期板块,减持TMT、金融以及医药。按照大类板块来看,在二季度上游周期/中游制造/医药/房地产&基建/消费/TMT/金融的重仓股市值占比为14.0%、11.4%、11.0%、22.2%、21.4%、16.4%以及3.5%,分别环比变化+0.6pct、+1.3pcts、-1.2pcts、+0.5pct、+3.3pct、-2.9pct及-1.5pcts,显示出主动公募在二季度加大了对上游周期、中游制造和消费的持仓,相对降低了对TMT/金融/医药的配置力度。从行业维度来看,上游周期中主要增持的是有色金属(环比+0.5pct)、中游制造主要增持汽车(环比+1.3pcts)、地产基建板块中主要增持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基建”(环比+1.3pcts),公用事业、地产、建筑等“旧基建”占比则分别下滑0.1~0.6个pct不等;消费板块依然围绕食品饮料(环比+2.7pcts)和消费者服务(环比+1.1pcts),分别对应消费中仍有较高景气度以及受益于疫情受损后复苏逻辑的领域。TMT板块中除计算机(环比+0.1pct)之外,传媒、电子、通信持仓均出现下滑,其中电子持仓占比环比下滑约2.5个pcts。金融板块中主要减持银行(环比-1.3pcts),一季度曾一度环比+1.1pcts,也显示出主动公募逐渐退出防御品种的迹象。
▍对热门成长赛道的配置也呈现出一定的分化。锂电产业链中,下游锂电池/锂电设备仓位走平或小幅下滑,对上游的锂钴矿的持仓占比有较为显著的增加;汽车产业链中的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分别加仓0.9pct和0.3pct;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仓位均有所下滑,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的持仓占比分别下滑1.0和0.3个pct;光伏产业链的配置力度依然较大,整体持仓占比约提高1.0个pct。
▍基民申购、赎回规模在二季度均出现萎缩,净赎回率略有放大但未超过历史极值。二季度主动权益类产品申购金额约5238亿元,环比一季度约下滑31.5%,赎回金额约6352亿元,环比一季度下滑17.7%,基民交易活跃度维持快速下滑状态,申赎金额绝对值已经基本降至2020年一季度(即本轮公募发行和申购爆发期起点)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净申赎水平来看,二季度净申赎率为-2.2%,较一季度的-0.1%反映出资金净流出有所扩大,不过这一净赎回率对比历史极值时期仍有2-3个百分点的距离,这与我们长期跟踪的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情况较为一致,主动公募产品在二季度整体的净赎回压力并不大。基民主要申赎行为仍相对集中在头部产品。截至2Q22,主动公募产品规模排在前1%的分位数为94.4亿元,前1%的产品的“季度申购+赎回金额(绝对值)”占整体比例为18.4%,说明基民约有18%的申赎成交集中在规模在94亿元以上的产品中,远高于2005年以来6.5%的历史长期均值,略低于2021年20.7%的季度均值。
▍风险因素:1)海外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外资避险撤出超预期;2)公募基金发行受市场震荡影响转冷;3)公募基金赎回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