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区域研究之工业篇(2022):东部和资源型省份表现亮眼,关注增长动能可持续性-220718

《招商银行-区域研究之工业篇(2022):东部和资源型省份表现亮眼,关注增长动能可持续性-220718(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区域研究之工业篇(2022):东部和资源型省份表现亮眼,关注增长动能可持续性-220718(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基于工业产出、企业经营、科技创新投入三个维度,对各省市工业经济进行了总览性考察。总体来看,2021年工业呈现高速复苏态势,不管是工业产出,还是企业经营,各地普遍较上年明显改善。受益于外需走强、大宗行情和高技术行业强势拉动,东部和西部发展较往年更为强劲。
工业产出:大宗行情拉升资源型省份产出规模,东部和西南增速高。工业产出延续东高西低分布特征,粤苏鲁浙双超双强格局稳固,陕西、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省份位次上升。2021年,各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可比价格)均转正,其中东部和西南增势强劲,2020年高速增长的西北东北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分化明显,其中山西、江西连续两年排名居前,河南持续乏力。
工业企业经营: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西部提升显著。(1)规上企业数量普增,粤苏鲁浙增量占比近六成,海南山西增幅连续两年居全国前二,山东三年来首次正增长;(2)盈利指标止跌回升,仅中部的河南、湖南、安徽利润率微降。西部在利润率和增幅前十省市中均占据六席,以西北资源型省份为主,东部优于上年,中部优势下滑且分化明显,其中山西较优,东北持续承压但有好转;(3)负债率整体平稳,东部除天津和山东外微增,较高的甘肃、内蒙古、新疆、辽宁、山东连续两年下降;(4)营运能力三项指标均向优向好,中部维持优势,西部改善明显。
科技创新投入:总量格局稳固,研发强度中部追赶态势强劲。东部占绝对优势,湖南、安徽和重庆投入强度也较高;中部投入强度增长较快,增幅前十中占比近半。
整体格局:工业整体实力延续了“东-中-西-东北”梯次分布的格局。2021年,【东部】呈领跑态势,整体表现最佳,区域内部更为均衡,不管是头部省份粤苏鲁浙、还是往年相对较弱的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均快速增长。【中部】较为稳定,研发强度增长强劲,企业经营维持最佳,但优势有所下滑,区域内部分化加大。【西部】大为改善,且分化态势有所收敛,除陕西、四川、重庆三大优势省份之外,以往相对较弱的内蒙古、新疆等西北省份,受资源品优势带动,也实现多领域快速发展。【东北】相对乏力,产出增速处于全国末尾区,黑龙江、吉林的资产负债率还在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的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工业投资仍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发展潜力有待释放。
展望:展望2022年,【东部】受疫情和出口下滑冲击,整体维持高增长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其可持续发展优势显著,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建议重点关注粤苏鲁浙四大工业省份的增长情况,关注外贸大省进出口情况,关注上海疫后工业和全国供应链修复进度。【中部】仍将保持稳定,山西、江西增长面较好。安徽等省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新动能将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西部】受益于大宗行情和政策倾斜,预计将保持较高增长。但西部资源型省份工业结构总体相对单一,需注意大宗价格走势和“双减”政策的影响。【东北】受疫情和汽车行业波动影响,面临较大压力。此外,代表科技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延续增长势头,建议重点关注各地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