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37期(总第434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启示-220718

上传日期:2022-07-18 15:55:43 / 研报作者:赵廷辰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37期(总第434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启示-220718.pdf
大小:71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37期(总第434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启示-220718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37期(总第434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启示-220718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37期(总第434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启示-220718(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37期(总第434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启示-220718(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在主要国家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使得各国普遍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给予了更大关注。美国长期作为全球知识产权强国,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服务机构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在没有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产生了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英国政府虽然认识到为拥有知识产权的公司提供贷款很有必要,但一直以来缺乏政策支持,而且评估师数量不足,业务发展缓慢。新加坡政府虽然采取多项鼓励措施,但同样面临评估费用偏高等问题,业务成效不佳。综合来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需建立在良好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服务机构发展基础之上;而服务机构的发展,又依托于本国的研发实力和无形资产存量。我国作为无形资产存量大国,专利、商标注册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而且间接融资实力雄厚,银行抵质押贷款始终在社会融资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支持科创企业成长,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前景可期。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