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周报:微创脑科学上市,BSX再收支架-220717

上传日期:2022-07-17 20:56:28 / 研报作者:孙建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周报:微创脑科学上市,BSX再收支架-220717.pdf
大小:137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周报:微创脑科学上市,BSX再收支架-220717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周报:微创脑科学上市,BSX再收支架-220717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周报:微创脑科学上市,BSX再收支架-2207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周报:微创脑科学上市,BSX再收支架-2207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主要方向包括诊断分析、数字医疗、药物递送、核药等。二级市场方面,微创脑科学与中康控股成功上市。此外,波士顿科学收购M.I.Tech,补充了其现有支架组合。
  投资要点
  本周投融资事件盘点
  本周国内外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资金主要投向包括诊断领域、数字医疗、药物递送、核药等,投资轮次较为分散。本周血液学检测诊断仪器、试剂及服务提供商指真生物与数字病理系统开发及设备生产商分别获得了超亿元融资;可编程药物递送平台开发商思珞赛;获得超千万元融资;一站式代谢组和蛋白组学检测分析服务提供商百趣生物和高通量及自动化仪器和系统开发商汉赞迪分别获得近亿元融资。
  二级市场方面:①7月15日,微创脑科学港交所上市,募资净额达2.38亿港元。招股书显示,微创脑科学为最大的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公司,收入排名国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公司第一。②7月12日,中康控股于港交所上市,募资净额达3.35亿港元。公司将成为继医渡科技、医脉通、智云健康后又一家登陆港交所的健康大数据公司。③7月12日,康复医疗器械公司好博医疗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4.76亿元。
  本周主要收并购事件:①波士顿科学拟2.3亿美元收购非血管金属支架制造商M.I.Tech。M.I.Tech是一家上市的韩国内窥镜和泌尿外科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分销商。②医疗保健公司Molina Healthcare拟1.5亿美元收购威斯康星州医疗保险公司My Choice Wisconsin。本次收购将增强其在威斯康星州的医疗补助管理的长期护理业务,并使其在威斯康星州组建成一个Medicaid管理式医疗集团。
  本周相关政策及重要文件梳理
  7月12日,第七批国家集采中标结果公布。本轮集采共60种(按序号)药品采购成功,除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常释剂型品种流标外,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达48%,较前五批集采降价幅度相比相对温和。按约定采购量测算,第七批集采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本轮集采共295家企业的488个产品参与投标,217家企业的327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6家国际药企的6个产品中选,211家国内药企的321个产品中选,投标企业中选比例73%。平均每个药品品种有5.4家企业中选。本次集采药品涉及31个治疗类别,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值得注意的是,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从每粒平均108元下降到18元,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从每片平均4.5元降至1元。
  7月13日晚间,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一项DRG除外支付办法,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可以不按DRG方式支付,单独据实支付。我们认为此次北京医保局关于CHS-DRG付费新技术外支付管理办法是医保局对“创新药和器械”实质性鼓励措施,此次北京医保局政策有望逐步改善市场关于医保支付端对创新药“不友好”认知,而从2022年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来看,整体医保支付端仍然对优质创新品种的放量持支持态度。我们认为这些边际变化有望将创新药械行业的发展推向新阶段,创新-研发-支付有望形成正反馈。
  7月13日,CDE发布《申办者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评价和安全性报告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为更好的推动和指导申办者对与注册相关的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信息及时评价和报告,明确技术标准和向监管机构报告的要求,CDE遵照国内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借鉴国际相关技术指南制定并发布此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随着《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和实施,申办者应建立完善的药物警戒体系,对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风险管理承担主体责任。申办者应全面收集安全性信息并开展风险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主动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确保风险最小化,切实保护好受试者安全。
  2022年月度投融资数据整理(更新至2022年6月)
  全球: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投融资回暖。2022年6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85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约34.43亿美元,环比上升约23%;2022年6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76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超过17.17亿美元,环比上升约12%。国内:生物医药月度投融资热度延续,医疗器械投融资总额大幅提升。2022年6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累积发生36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8.36亿美元,环比上升约4%;2022年6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43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9.40亿美元,环比大幅上升252%。从细分领域上看,生物制药和IVD分别是6月全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投融资关注度最高的板块,投融资事件分别发生了50起与22起。
  海外医疗健康领域IPO热度处于低位,6月A股与港股IPO申请受理数量激增。2022年6月,A股医药生物行业仅福元医药(创新型仿制药公司)上市,港股6月仅美因基因(基因检测平台公司)上市。另一方面,6月创业板、科创板、港交所IPO申请受理公司数量激增,达到29家,IPO热度回暖。此外,美股6月共发生2起IPO事件,数字较上个月减少2件。
  创新药械板块估值梳理(2022.7.15)
  总体来看,A股的创新药以及创新器械板块的估值水平高于H股,主要由于H股大量创新药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细分来看,A股的创新药板块(Wind创新药)平均估值水平(PE(TTM)均值56)略高于器械板块(Wind医疗器械)(PE(TTM)均值44)。H股创新药械板块在除去负值之后,两个板块的平均PE(TTM)分别为26和27。从市场表现来看,本周A股与H股创新药械板块整体回调幅度均较大,A股创新药械板块跌幅分别为-5.12%及-4.32%。其中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人福医药(+8.65%)、开立医疗(+5.56%)、奕瑞科技(+2.45%)、三友医疗(+1.91%)、爱博医疗(+1.18%)。本周H股创新药械板块跌幅分别达到-6.63%及-7.10%。其中涨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亿胜生物科技(+0.27%)、威高股份(-1.05%)、方达控股(-1.52%)、康哲药业(-2.72%)、爱康医疗(-2.90%)。
  本周复盘
  本周集采常态化延续、DRG支付首次对创新药械开绿灯,鼓励医药行业创新升级趋势延续。此外,医药一级市场多点开花,核药等研发领域再进入视野,投融资热度已逐步走出低谷期。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