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流动性与估值洞见第20期:流动性“内松外紧”格局延续-220715

《国海证券-流动性与估值洞见第20期:流动性“内松外紧”格局延续-220715(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流动性与估值洞见第20期:流动性“内松外紧”格局延续-220715(53页).pdf(5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宏观流动性
美联储缩表进程持续进行。7月7日美联储会议纪要表示,所有与会官员都认为美联储继续按照计划缩表的过程。但7月11日美国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表示加息速度可能会影响到缩表,加息速度过快可能会造成美国经济前景发生逆转,需要在加息和缩表的速度和经济之间进行权衡。截至7月6日,美联储总资产规模相较两周前减少425亿美元,其中持有国债规模减少190亿美元。
美联储紧缩预期再度升温,7月大概率加息75BP或更高。通胀数据发布前美联储主要讨论焦点是7月加息50BP或75BP,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7月9日表示7月加息50BP或75BP是正确的预期,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7月12日表示支持75BP的加息进程。7月13日美国公布6月通胀率升至9.1%创40年来新高,其后美联储官员认为加息幅度应为75BP或更高。7月14日,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7月加息的幅度大概率不小于75BP,同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也表示,不排除7月加息100BP的可能。
◆国内宏观流动性
从量上来看,一方面,6月新增社融总量超预期,主要由人民币贷款与政府专项债拉动,从结构上来看,居民与企业部门中长期信贷均有所回暖,另一方面,7月上旬以来央行逆回购明显缩量,但国内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仍未改变。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为10.8%,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6月社融的强劲反弹主要由人民币贷款与政府专项债拉动,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3.06万亿元,同比多增7408亿元,其中企业部门贡献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43亿,信贷需求明显回暖。6月政府债券新增1.6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主要系专项债集中发行。从结构上看,6月整体信贷结构有所好转,居民与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4167亿和1.45万亿元,同比增幅明显改善。与此同时,7月以来央行逆回购明显缩量,7月4日至7月13日,央行连续公告开展3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7月1日至7月14日,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净回笼4350亿元。伴随经济企稳趋势的逐步确立,国内货币政策或已度过最宽松时期,但在经济出现明显修复特征之前,国内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大概率仍将维持宽松。
从价上来看,7月上旬以来DR007在政策利率下方整体呈现下行态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规模处于高位,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7月1日至7月12日,DR007持续下行,维持在1.54%-1.67%的低位,7月13日DR007小幅回升至1.55%,预计未来短期仍将围绕7天逆回购利率波动。近两周十年期国债利率呈现先震荡上行后下行态势,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收窄。长短端利率整体走低。除AA产业债外,其他各等级产业债小幅收窄。
股票市场流动性
从资金需求角度来看,与前两周相比,近两周IPO公司数量与融资规模有所回落,定增募集规模上升,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回落。2022年7月共有201只股票面临解禁,解禁市值约5275亿元,与6月3748亿元的解禁规模相比有所回升。
从资金供给角度来看,近两周权益型新发基金合计约112.56亿元,和前两周53.28亿元的合计发行额相比有所回升。2022年7月共有34只权益型基金等待发行,按照募集目标计算,若全部募集成功合计有望为市场带来1185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近期融资余额企稳回升,ETF净申购由正转负,企业回购规模为465.8亿元,相比上两周大幅上升。近两周北向资金呈净流出势态,净流出规模约56.68亿元。行业配置方面,北上资金大幅加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行业,减仓较多行业多集中于电子、煤炭和家用电器。近两周南向资金净流入大幅下降,累计流入约61.57亿港元,环比前两周下降约166.14亿港元。
◆风险偏好与估值
风险偏好方面,近期在中央和地方重振经济政策加速推出落地、国民经济整体向好势头叠加点状疫情反复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小幅震荡。具体来看,近两周A股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窄幅波动,三大板指换手率维持波动,权益基金收益整体下行。从全球角度来看,美联储于6月FOMC会议上重申了鹰派立场,6月CPI远超预期至9.1%背景下,后续大幅加息的概率进一步放大,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强烈,美股市场恐慌情绪升温,近两周美股波动幅度维持高位震荡。避险资产价格走势分化,其中日元指数在连续下挫后有企稳趋势,黄金价格加速下行。另类资产方面,近两周比特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至19331.6美元/个。
估值方面,近两周海外主要股指估值整体下行,美股三大股指估值窄幅震荡,欧洲主要股指估值回落。国内市场方面,近两周A股估值整体回落,创业板指和中证500指数估值表现优于上证50和沪深300,主要指数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中位数以下,其中中证5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行业层面,近两周绝大多数行业估值下行,其中公用事业、家用电器和建筑装饰行业估值分位逆势上升,而计算机、煤炭行业估值回落幅度较大。
风险提示: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发展不及预期;中美摩擦缓和;疫情超预期恶化;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升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