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证券-以岭药业-002603-连花清瘟走向世界,中药创新立足长远-220713

上传日期:2022-07-13 23:13:04 / 研报作者:马帅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以岭药业-002603-连花清瘟走向世界,中药创新立足长远-220713.pdf
大小:165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以岭药业-002603-连花清瘟走向世界,中药创新立足长远-220713

安信证券-以岭药业-002603-连花清瘟走向世界,中药创新立足长远-220713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以岭药业-002603-连花清瘟走向世界,中药创新立足长远-220713(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以岭药业-002603-连花清瘟走向世界,中药创新立足长远-220713(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岭药业是中药创新领军企业。以岭药业是一家长期专注于专利创新中药开发的中药企业,在创新络病理论指导下,公司围绕心脑血管、感冒呼吸、糖尿病、肿瘤、神经、泌尿等疾病领域,成功开发出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津力达颗粒、八子补肾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等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中药品种。2010-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6.49亿元增长至101.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93%;归母净利润从3.16亿元增长至13.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45%。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两大领域,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核心产品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成为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抗疫明星连花清瘟,后疫情时代品牌价值凸显。连花清瘟诞生于“非典”时期,历经多次疫情考验,循证医学证据完整,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多次呼吸疫病防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连花清瘟再次出击,2020年4月获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轻症、普通型”适应症,入选“三方三药”,连续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第3版-第9版,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40.60亿元。我们认为,目前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局势仍然非常严峻,连花清瘟作为我国完全自主可控的抗新冠药物,针对新冠病毒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丰富,在各地疫情反复的态势下,连花清瘟有望持续助力抗击新冠疫情。与此同时,连花清瘟已经快速成长为感冒发热类一线用药,在后疫情时代,有望凭借品牌价值持续放量,成为流感常备用药。
  ■循证医学叠加临床指南,一线品种稳健增长,二线品种放量可期。对于已经上市的品种,公司高度重视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和临床指南的纳入。一线品种方面,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拥有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三驾马车”,治疗范围涵盖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适应症,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丰富,三款独家品种均被纳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国家卫健委等部门颁布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临床应用广泛,2021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45.34亿元。二线品种方面,公司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疗效明确,存在较大的放量增长潜力;养正消积胶囊和夏荔芪胶囊2020年以来开始被频繁纳入多个诊疗指南,未来放量可期;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为2021年新增获批上市品种,考虑到新药上市首年即可参加国家医保谈判,如果可以快速纳入医保目录,未来增长潜力可期。
  ■研发能力建立成长性,销售能力保证商业化。(1)从研发角度来看,国家对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支持不断,既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中药新药审批速度加快,公司作为具备长期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明显受益。公司高度注重研发工作,过去5年(2017-2021)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7亿元,逐步形成以吴以岭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归国专家、外籍专家、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研发队伍,截至2021年底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989人。
  截至2021年报,公司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有6项,形成以“院内制剂—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报上市”为路径的研发管线梯队建设,新药开发潜力较大,长期成长性突出。(2)从销售角度来看,公司始终坚持以学术推广为中心,依托现有产品线,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销售管理模式,销售团队突破万人规模,具备全市场领先的终端覆盖能力,截至2021年报,公司累计覆盖10万余家医疗终端,累计覆盖30万余家药店终端。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也在加快海外销售渠道的建设,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连花清瘟累计在3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拿到注册批文,成为公司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突破。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57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53%。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5.67亿元、135.61亿元、158.8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亿元、19.12亿元和22.5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96元、1.14元、1.35元,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28.2倍、23.7倍、20.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医保谈判失败的风险;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