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6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规模扩张结构改善,但可持续性仍需观察-220712

《中诚信国际-6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规模扩张结构改善,但可持续性仍需观察-2207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6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规模扩张结构改善,但可持续性仍需观察-2207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支撑新增社融总量延续改善。6月社融增量5.1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多增1.47万亿元,比上月多增2.38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较前值进一步回升0.3个百分点至10.8%。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特别是专项债在6月份集中发行推动社融增量延续改善。从表内融资来看,6月新增信贷3.06万亿,较去年同期多增7409亿元,政策持续引导下银行机构信贷投放力度显著增加。从表外融资看,资管新规约束下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持续收缩,其中新增委贷规模减少381亿元,新增信托规模减少828亿,较去年同期分别少减91亿元与218亿元;由于银行机构加大表内信贷投放,通过票据贴现冲量的冲动有所降温,6月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增加1065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286亿元。从直接融资来看,企业债融资与股票融资分别新增2495亿元与58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少增1432亿元与368亿元,企业直接融资力度相比去年同期依旧偏弱。6月政府债券发行额达1.9万亿元,社融口径新增政府债券融资达1.6万亿元,同比多增8676亿元,是社融同比走高的主要原因政府债融资也是支撑上半年社融增长的主要因素。回顾上半年社融运行,一季度社融增速在稳增长政策支撑下相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暖,但因疫情冲击,新增社融规模在4月份出现了显著的收缩,随着稳增长政策提速加码特别是财政前置的拉动作用,5月及6月份社融总量显著改善。总体看,1至6月新增社融规模总计达21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3.2万亿元,其中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仅0.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同比多增2.2万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剔除掉政府债融资之后,上半年社融存量增速从当前的10.8%回落至9.3%。
信贷结构有所改善,票据冲量情况显著缓解。从信贷数据来看,6月新增贷款2.8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6900亿元,相比上月多增9200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130亿元,此前两个月的同比数据则是连续少增,考虑到专项债6月集中发行以及国常会新增8000亿信贷额度用于基建,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好转或主要与政策推动基建相关融资明显改善有关。与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相对应,企业新增票据融资较上月大幅回落,由5月的7129亿元降至796亿元,票据融资冲量的情况显著缓解。从居民端来看,6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282亿元,同比多增782亿元,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基本清零之后居民消费或有一定边际回暖。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167亿元,同比少增989亿元,少增幅度较之5月有所好转,或主要与6月商品房销售边际改善有关。
上半年信贷总量较强,企业部门融资好于居民部门。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累计13.7万亿元,其中二季度新增贷款5.3万亿元,虽相较一季度有显著降低,但相比2021年同期仍增长5%,且总量增速并不低于疫情前的常态水平。从信贷结构看,1至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45.4%,约低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但显著高于2019年上半年25.4%的占比水平。1至6月居民短期贷款占比仅有4.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9个百分点;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仅有11.4%,不仅低于去年同期25%左右的占比,也大幅低于疫情前2019年20%左右的占比。上半年企业票据融资占比15.4%,与去年占比水平接近,但显著高于2019年8.6%的占比。上述数据表明2020年疫情以来居民部门的长期融资需求呈现出显著的收缩,房地产市场能否尽快企稳对于宏观经济运行依然有重要的意义。
M1与M2同比差值有所改善,M2增速仍高于社融存量增速。6月M2同比11.4%,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6月M1同比5.8%,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出现收敛,或表明随着疫情影响降低市场活跃度有所提高。6月社融存量同比与M2同比增速之差延续为负值,但差值并未边际扩大,随着专项债集中发行对于流动性的需求,资金空转的现象缓解,DR007等资金利率快速向着政策利率回升,央行于6月底加大了逆回购投放。随着下半年政府债融资规模及财政支出增速或有所回落,资金空转的现象有可能再次出现,7月初央行已经将日常7天逆回购规模降至30亿元。
融资规模扩张及结构改善的可持续性仍待观察。6月金融数据从总量上延续了5月的改善趋势,但正如本文所分析,上半年金融数据的改善与政府券融资扩张及财政支出前置具有较大的关联度。今年上半年财政前置引导下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基本完成,而去年下半年政府债融资规模基数较高,后续社融存量保持现有增速仍有一定压力。另一方面,虽然30城房地产销售面积在6月份出现一定改善,但进入7月之后再度回落,居民部门长期贷款增长的可持续性或也仍不牢固。二季度宏观增速大概率呈现低增长,政策稳增长仍有必要背景下货币政策宽松的总基调不会改变,且发行特别国债及提前下发明年专项债等增量政策工具也有可能在下半年出台。维持我们此前判断,预计2022年社融存量增速在10.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