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均胜电子-600699-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Q2业绩超出预期,成本管控效果显著-220713

《中信证券-均胜电子-600699-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Q2业绩超出预期,成本管控效果显著-2207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均胜电子-600699-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Q2业绩超出预期,成本管控效果显著-22071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11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4.0%;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69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73.4%。其中,公告显示2Q2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111.7%。在长三角地区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Q2公司单季度扭亏为盈,安全业务整合费用仅0.5亿元,环比Q1整合费用1.5亿元大幅减少,成本管控成效开始凸显,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全面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新能源业务,产品技术不断突破,在手订单充沛,后续成长可期。考虑到业绩超预期,小幅上调公司2022年EPS预测至0.45元(原预测为0.41元),维持2023/24EPS预测0.69/0.95元,给予公司2022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为20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单季度扭亏为盈,超出市场预期。7月11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4.0%;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69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73.4%。其中,公告显示2Q22公司实现收入110亿元,同比-3.2%,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111.7%。公司持续推进汽车安全业务整合,1H22发生重组整合费用约2亿元,Q2安全业务整合费用仅0.5亿元,环比Q1整合费用1.5亿元大幅减少,成本管控成效开始凸显。在长三角地区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公司单季度扭亏为盈,超出市场预期,业务整合与成本压力转移举措逐步取得成效。
▍汽车电子业务在手订单充沛,全面布局智能电动。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全面布局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与新能源管理系统,2021年新获订单约308亿元,业务进展顺利。公司旗下的均联智行与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研发,已与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签署订单协议,公司预计基于该方案的车型将于2022年四季度实现量产。智能网联方面,公司车路协同5G-V2X技术已在高合HiPhi X和蔚来ET7上相继实现量产落地。智能驾驶方面,公司成立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与Ambarella、地平线、NXP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开发适用于不同等级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公司也在今年5月发布了虚拟仿真云平台JUNSim Cloud,提供智能驾驶虚拟仿真测试服务。此外,公司积极推动电控模块多合一开发,拥抱汽车轻量化、模块化趋势。
▍汽车安全业务整合接近尾声,产品创新不断推进。公司汽车安全业务重组整合费用大幅下滑,Q2安全业务整合费用仅0.5亿元,环比Q1整合费用1.5亿元大幅减少,业务整合接近尾声,有望贡献利润。公司汽车安全业务布局也在不断完善。3月31日,均胜安全合肥新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动工,项目一期计划2023年底投产,公司预计年产值25亿元。该项目将建成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等设施,从而进一步完善均胜安全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产品方面,公司汽车安全业务致力于DMS、顶棚式乘员气囊、智能方向盘和事故预防及保护系统等新产品,以形成智能集成安全解决方案。其中,DMS与智能方向盘等已大规模应用于凯迪拉克相关车型。2021年,公司汽车安全系统新获订单约218亿元,预计将助力公司在中期实现国内40%市占率的目标。
▍风险因素:汽车安全业务整合不及预期;新兴领域发展慢于预期;海外疫情反复;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汽车智能、安全系统龙头供应商。其汽车安全业务全球市占领先,整合不断推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全球拓展,智能驾驶/座舱业务今年有望实现较大突破,在手订单充沛。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展开合作,全面布局智能电动。考虑到公司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小幅上调公司2022年EPS预测至0.45元(原预测为0.41元),维持2023/24 EPS预测0.69/0.95元。公司智能电动业务前景良好,在手订单充沛,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测约45%,参考汽车电子板块PEG均值,给予公司PEG为1,给予2022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为20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