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国再保险-1508.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再保龙头,ROE步入渐进改善周期-220712

《中信证券-中国再保险-1508.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再保龙头,ROE步入渐进改善周期-220712(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国再保险-1508.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再保龙头,ROE步入渐进改善周期-220712(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再集团是中国再保险市场绝对龙头。财产再保险方面,境内业务将长期受益于非车险增长和分保需求提高,境外业务通过侨社有望分享全球承保和投资向上周期。人身再保险方面,预计保障型业务将是公司长期增长点,数据和产品创设优势实现品类扩张。我们认为,目前公司估值和基本面筑底,2023年预期股息率已经达到9%,预计ROE步入渐进改善周期。参考国际同业的现金回报水平,给予公司2022年0.3x PB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再保险市场:全球化、寡头竞争和强周期性。(1)全球化:体现在全球经营和全球竞争。全球经营是再保险公司分散自然灾害等巨灾风险的必要手段,结果便是即使是在地区市场,市场主体也往往来自全球各地,如中国财产再保险市场2-4名公司,人身再保险市场2-5名公司均为海外再保险公司。(2)寡头竞争:全球寡头公司凭借悠久的专业积累、以及在品牌、地域、规模上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场看,前五大再保险公司合计保费规模超过6-50名合计规模。(3)强周期性:来自于承保周期和投资周期。其中承保周期主要由巨灾周期驱动,投资周期受长期利率影响较大,目前国际市场两个周期均处于向上阶段。
▍中再集团: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绝对龙头。中再集团是国内首家再保险集团,于2015年10月在香港上市。中再主要业务来自于境内,长期位居境内市场第一,领先优势明显。公司主要股东为中央汇金和财政部,分别持股71.56%和11.45%,此外社保基金持股1.27%,实际流通盘较小。中再经营财产再保险、人身再保险、财产险直保、资产管理以及保险中介等其他业务。其中,再保险业务为其核心业务,财产再保险和人身再保险业务为公司全资持股,2021年二者利润贡献均为42%。公司财产险直保业务通过大地保险开展,大地保险市场份额排名第6,但近两年市占率有所下滑,承保端盈利压力较大,2021年综合成本率为107%。中再的投资收益表现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过去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5.3%,特色在于更高的境外资产配置比例。
▍财产再保险:境内业务将长期受益于非车险增长和分保需求提高,境外业务通过侨社有望分享全球承保和投资向上周期。中再的财产再保险业务分为境内财产再保险、境外财产再保险和桥社,2021年三个板块保费收入分别为350亿元、35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占财产再保险保费收入的67%、7%和26%。2021年财产再保险业务总体综合成本率为99.39%,上述三个板块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9.95%、104.75%和94.81%。从过去3-5年来看,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通过费用调节常年将综合成本率维持在100%左右,增长点在于非车险直保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分出比例的提高;境外财产再保险业务连续五年出现承保亏损,体量一直较小;桥社凭借2021年国际再保市场明显转硬,2021年承保利润扭亏为盈,成为财产再保险中承保利润贡献最大的板块。
▍人身再保险:预计保障型业务将是长期增长点,数据和产品创设优势实现品类扩张。中再人身再保险的业务主要来自于境内,其中保障型业务是最大增长点。中再寿险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693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内业务保费收入为553亿元,同比增长0.7%,占比80%;境外业务保费收入为140亿元,同比增长21%,占比20%。中再的优势在于最庞大的业内数据和定价能力,中再参与了近年很多创新险种的创设,如特药险、终身防癌险等。保障型再保险是最大增长点,2021年公司境内保障型再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境内业务比重达到47%;而境内储蓄型再保险保费收入为45亿元,同比下滑62.3%,占比下降至8%;境内财务再保险保费收入为248亿元,同比增长11%,占比45%。
▍风险因素:股市下跌带来短期业绩影响、低利率环境带来长期投资压力、外资竞争压力下再保险保费份额下降、巨灾损失超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投资建议:给予公司2022年0.3x PB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估值和基本面筑底,预计ROE步入渐进改善周期。我们认为,公司上市以来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中国业务面临对手挑战,同时和全球公司对标看,公司盈利能力、国际竞争力、股东现金回报等方面不具有优势。此外,公司在香港上市,面对全球机构投资者,需要具有足够的流动性支持;公司流通盘较小,成交不活跃,流动性不足也带来估值折价。未来公司的投资亮点仍然来自中国市场机会,尤其是来自中国非车险、人身保障等相关的保险市场增长和渗透率提高;同时随着中国制造和基建走向全球,公司的境外布局也有望发挥中国优势,并且分享国际市场承保和投资向上周期。我们预计中国再保险2022E/2023E/2024E年净利润分别为68.54/78.27/85.27亿元人民币,对应ROE分别为7.3%、8%、8.2%,步入渐进改善周期。
参考国际同业的现金回报水平,给予公司2022年0.3x PB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受限于全球寡头公司同台激烈竞争的局面,再保险商业模式整体ROE不高,难有高估值;派息和回购是稳定估值的重要手段。中再立足中国市场优势,正在弥补海外市场短板,公司低估值下的股息率具有和全球同业公司对标的基础,并且国际市场承保周期向上有利于桥社业绩改善,股价吸引力正在加大。参考国际同业的现金回报水平,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0.3x PB,对应目标价为0.8港元,目标价对应2023年股息率为7%,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