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保险行业中国寿险公司典型改革回顾:周虽旧邦,其命维新-220711

《海通国际-保险行业中国寿险公司典型改革回顾:周虽旧邦,其命维新-220711(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保险行业中国寿险公司典型改革回顾:周虽旧邦,其命维新-220711(47页).pdf(4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国寿险公司历史改革方向存在高度一致性:①聚焦个险渠道,通过组织架构改革、基本法调整等方式提升代理人队伍质态。②聚焦期缴业务,大力发展高价值率的期缴保障型产品,压缩趸交业务。
1)中国平安(2004):向个险业务转型奠定长期发展基础:①人力队伍持续清虚,代理人规模由2001年的26.8万人降至2004年的20万人左右。②压缩银保趸交业务,2005年银保保费规模已不足2003年的一半。③制定了从投连险转向保障型产品的策略,2007年投连险占比较2003年下降3.5个百分点。从结果上看,公司短期保费跑输行业,但当期利润表现改善明显。
2)友邦保险(2010-2018):两个五年计划塑造行业发展标杆。①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 Agency 2.0”策略,走上精英化代理人道路,聚焦保障型产品,提前一年达成NBV增长三倍的改革目标。②第二个五年计划延续此前思路,落实严控增员标准+丰厚新人补贴,迎来快速发展期。
3)中国太保:(2010-2017):两个聚焦推动公司业务价值转型。①对太保寿险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全力支持个险渠道发展,实现代理人量价双升,2012-2017个险期缴保费CAGR达34%。②优先发展保障型期缴业务,2015年期缴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
4)新华保险:(2016-2019):清零银保趸交,专注个险期缴业务。①直接清零银保趸交业务,全力转型个险期缴业务,已续期拉动保费增长。②加大力度发展保障型产品,健康险占比由2015年的15%提升至2019年的38%。
5)中国人寿(2018):推行鼎新工程,重振国寿再出发。①推进一体多元渠道布局,整合个险与收展队伍,构建大个险体系,考核机制以价值为核心。②银保渠道聚焦趸交业务,新业务价值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