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水泥制造行业:重视“双碳双控”下供给格局改善机会-211202

《天风证券-水泥制造行业:重视“双碳双控”下供给格局改善机会-2112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水泥制造行业:重视“双碳双控”下供给格局改善机会-211202(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双碳”或率先改善行业竞争格局,估值有望修复我们认为水泥受“双碳”影响最大,或率先改善供给格局,22年纳入碳交易后,碳税+减排改造加剧小企业成本压力,龙头竞争优势凸显,有望通过兼并收购进一步扩张,话语权增强,价格中枢有望逐步抬升。 当前水泥估值仍处底部位置,PE(TTM)/PB(LF)仅为8.1/1.0倍,PE处于18年后20.4%分位,PB处于1.0%分位,仍位于底部区域。 推荐华新水泥(骨料、海外水泥业务增长空间大)、上峰水泥(区域供需格局相对更优,水泥+业务潜力大),海螺水泥(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后可能最受益)。 22年水泥有望纳入全国碳交易,小企业或面临生存危机2020年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整个建材行业比重达83%,是排放量最大的子行业,减排压力大。 22年有望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参考前期试点经验,配额计算方法可能以基准线法为主(实际产量*行业排放基准值*减排因子),意味着产能利用率高/排放更低的企业竞争优势更大,小企业被迫减产或购买碳汇,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吨左右,而海外碳配额价格已高达50-60欧元/吨,且碳配额逐年收紧,小企业迫于成本压力或将加快出清,利好龙头份额提升,且区域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提升价格传导能力,价格中枢有望继续上移。 政策要求25年水泥标杆产能占比超过30%,小产线加快退出国家发改委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其中规定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基准水平为117kg标煤/吨,标杆水平为100kg标煤/吨,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水泥等重点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 在某头部水泥企业公布的37家子公司中,达到标杆水平的仅有6家,大规格的生产线相较于小规格生产线来说,能耗明显更低,若要实现2025年目标,对现有产能的能耗仍需进一步降低。 根据我们统计,水泥行业2500吨/日及以下的产线年产能达4.58亿吨,占行业总产能比重约为26%,其中西南地区最多,达1.3亿吨,其次为华东,我们预计未来小产线将逐步退出。 若按1.5:1的置换比例,则行业产能最低将净缩减1.5亿吨,占当前产能的比重达8.6%。 当前盈利好于去年,看好基建/地产需求边际回暖截至上周末全国水泥价格584元/吨,较10月份高位回落近40元/吨,但同比仍高127元/吨,且受益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当前水煤价差同比高60元/吨,反映企业盈利情况好于去年。 我们认为未来1-2月水泥价格可能仍有小幅调整,但大幅回落可能性不大,22年开年价格高起点。 需求端预期22年Q1基建端出现边际好转,地产端底部回暖,需求有望开始改善,中长期需求虽呈缓慢下滑态势,但碳减排背景下供给端改善幅度可能更大,龙头企业盈利仍有望实现增长。 风险提示:水泥纳入碳交易进度不及预期、需求持续下滑、煤炭价格上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