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疫后需求加速释放,重点关注特效药产业链及消费医疗-220707

《万和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疫后需求加速释放,重点关注特效药产业链及消费医疗-220707(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和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疫后需求加速释放,重点关注特效药产业链及消费医疗-220707(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行业估值已经触底,受疫情及基数影响领域业绩有望加速修复。目前,医药生物板块PE为25.8倍,分位数达到10年的3.5%;二级子板块估值均处于历史中低位,绝大部分已接近底部。2022年Q1.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6%,27.7%。子行业结构性分化,疫情防治相关领域业绩领涨,营收增速前三的为医疗器械(+56.0%)、医疗服务(+44.8%)、生物制品(+25.9%);非相关领域受疫情及同期高基数影响增速表现较差。据2020年经验来看,下半年诊疗人次有望快速恢复,非疫情相关企业业绩或快速修复。
◆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国产新冠药或年内上市补齐防控重要-环。病毒不断变异,疫情反复:海外疫情又有抬升之势;得益于我国防疫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国内本轮疫情整体呈下降态势。我国防控措施持续完善:清零一动态清零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6月底,密接、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为“7+3”,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新冠药是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环,多款国产新冠特效药已进入临床中后期阶段,有望年内获批。
◆医改全方位推动供给侧改革,今年以来政策密集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医改政策频频落地,持续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重要政策频发,持续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涉及医药工业、医疗机构、康养、中医药、青少年近视防治等方面。医保控费方面:医保局腾笼换鸟打出“集采+谈判”组合拳药价平均降幅趋于稳定。国产药械企业有望受益于集采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转向以品质和价格优势为导向。
CXO:高景气依旧,估值处于历史地位
◆CXO:全球研发创新支撑长期增长,新冠订单贡献短期业绩高增。CXO业务覆盖药物研发生产全流程,有效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并降低成本。物美价廉+- -体化等多重优势的中国CXO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承接大量海外转移订单。与此同时,国内迎来创新药黄金时代,CXO助力本土药企转型升级。2021年及2022年Q1, CX0企业业绩普遍高增,存货金额、人员护张、固定资产及建设的同比增速均保持较快增长,验证行业高景气度依旧。其中,药明康德、凯菜英、博腾三家头部CDMO公司获得辉瑞Paxlovid供应链重磅订单,业绩增速进一步得到提升,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凸显及稳固。目前,CXO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进入适配区间,现在布局意义重大。
消费医疗:黄金时代已至,短期关注防控优化、需求释放
◆专科医院:在消费升级叠加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服务需求仍在持续扩大。现有公立医疗体系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升级的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差异互补的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正在密集鼓励社会办医的系列政策中崛起。专科医疗服务具备多重优势,有望量价齐升空间阔。
◆医美:多因素驱动医美合规市场快速增长,轻医美凭借风险低、恢复周期快等优势具备天然复购率,贡献医美市场主要增速。相较于韩、美、日等相对成熟的医美市场,我国医美渗透率仍有数倍提升空间,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医药作为兼具刚需性、消费型与成长性的行业,基于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伴随政策密集助力及国产新冠药研发上市推进,行业恢复可期。重点方向如下: 1)新冠寺效药将补齐疫情防控重要环,相关产业链:辉.瑞新冠药供应链企业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国产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及其产业链同和药业; 2)消费医疗需求复苏:本轮疫情解封后,前期受压制的医疗服务需求将实现快速复苏,下半年主线明确,建议关注眼科龙头爱尔眼科,医美企业华熙生物、爱美容、吴海生科。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带来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