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海通国际-中国电子行业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光纤激光器芯片进入加速期,光通信芯片长期空间广阔-220707

上传日期:2022-07-07 17:53:12 / 研报作者:张晓飞蒲得宇张幸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海通国际-中国电子行业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光纤激光器芯片进入加速期,光通信芯片长期空间广阔-220707.pdf
大小:378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海通国际-中国电子行业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光纤激光器芯片进入加速期,光通信芯片长期空间广阔-220707

海通国际-中国电子行业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光纤激光器芯片进入加速期,光通信芯片长期空间广阔-220707
文本预览:

《海通国际-中国电子行业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光纤激光器芯片进入加速期,光通信芯片长期空间广阔-220707(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中国电子行业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光纤激光器芯片进入加速期,光通信芯片长期空间广阔-220707(53页).pdf(5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半导体激光芯片主要应用在低功率的光通信市场以及高功率的光纤激光器市场。我国半导体激光芯片技术基础薄弱,在光通信芯片市场替代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长期替代空间广阔;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下游光纤激光器厂商不断追赶海外巨头,带动背后国内激光芯片厂商进入国产替代的加速期。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如美国的II-VI、Lumentum、nLight、IPG、Coherent,德国的Dilas、Jenoptic、Osram等。表观上我国低、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分别为98%、52%、60%,但从其中的半导体激光芯片观察,虽然我国光纤激光器芯片市场有15亿元(占全球约60%),国内第一梯队的长光华芯、武汉锐晶合计市占率仍不到20%(占全球不到10%)。随着以锐科、创鑫、飞博、大科、光惠等为代表的下游激光器厂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激光芯片产业进入国产替代的加速期已成必然趋势,以长光华芯、武汉锐晶、瑞波光电为代表的国产激光芯片厂商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光通信芯片:下游需求方兴未艾,≥25G国产替代空间广阔。LightCounting预计22-27年全球光模块市场CAGR可达12%,同时根据Yole测算,19-26年全球光模块器件磷化铟衬底市场CAGR约13.94%。随着下游需求驱动,中国光通信芯片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6.7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25年11亿美元,CAGR将达到17.4%。全球主要光器件厂家均积极布局有源光芯片、器件与光模块产品,并达到100Gb/s速率及以上的水平。在中兴、华为等通信设备的强势助攻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器件消费大国,市场占比约为35%。国内企业在无源器件、低速光收发模块等中低端细分市场较强,然而以高速率为主要特征的高端光芯片技术,还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美/日全球50%以上、占我国90%以上市场),我国高速率光芯片国产化率仅3%左右。国内企业只掌握了≤10Gb/s速率的激光器、探测器、调制器芯片,以及PLC/AWG芯片的制造工艺以及配套IC的设计、封测能力,25Gb/s的工艺能力及产能配套都无法形成规模。受益于中国25G光模块的规模招标应用,国产化25G激光器芯片正逐步突破,源杰半导体、海信宽带、光迅科技、敏芯半导体、中科光芯、三安集成、光安伦、芯思杰、华芯半导体、长瑞光电、博升光电、仟目激光等厂商已开始崭露头角。
  风险提示:1)国内光通信芯片企业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的风险;2)国内高功率激光芯片企业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