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量化打新系列报告之三:新股定价模型,最大化持有收益与合理报价-220705

《光大证券-量化打新系列报告之三:新股定价模型,最大化持有收益与合理报价-220705(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量化打新系列报告之三:新股定价模型,最大化持有收益与合理报价-220705(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下半年以来,在市场交易情绪转弱、注册制改革深化推进发行报价市场化两大背景下,新股发行估值溢价抬升、新股破发频现,对新股定价策略的研究意义凸显。 在《新股上市如何表现-制度、影响因素与策略意义——量化打新系列报告之二》中,我们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影响新股上市表现的环境和个股因素。 本报告从定量角度提出新股涨幅预测和合理报价分析模型。 本报告重点回答2个问题:1、如何预测新股上市短期表现及破发可能性正向因素:创业板近月上涨幅度,是否属于风口行业,新开户数,网下超额认购倍数,成长/消费风格;负向因素:发行价,发行市值,发行估值相对行业估值溢价,近期募资金额。 多因子新股收益定价模型预测目标:上市20天以内最高收盘价与开板日成交均价孰高(主板新股)或首日均价(注册制下新股)相对于发行价的对数收益。 回归R2:样本内外接近0.5。 新股破发预测定价模型对破发新股、非破发新股预测涨幅有明显区分度。 对非破发新股预测涨幅均值为80%,对破发新股的预测涨幅均值为15%。 考虑安全边际和避险偏好,设定破发阈值为预测涨幅低于50%,模型成功预测2021年10月-2022年5月区间内57只破发新股中的53只。 2、如何在询价时合理报价,避免打新亏损利用定价模型隐含的发行价与新股上市表现的负向函数关系,以发行价为变量,使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上市后预测涨幅为0的报价上限和预测涨幅40%以上且满足合理估值溢价要求的合理报价。 根据以上定价模型和报价模型,我们对已定价未上市新股做出涨幅预测,对未完成定价新股作出合理报价分析。 风险分析:报告结果均基于模型及历史数据,模型存在失效的风险,历史数据存在不被重复验证的可能。 模型结果依赖于时效性较强的市场环境变量,新股上市时市场环境可能与预测时相比发生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