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证券-雅创电子-301099-动态点评:自研车用PMIC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220630

文本预览:
雅创电子(301099) 【事项】 近日公司公告,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发展,快速拓展汽车电源管理IC市场的布局,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2.4亿元购买专业从事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专用芯片(ASIC)定制设计服务的深圳欧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60%的股权。本次交易标的股权交割后,欧创芯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目标资产业绩承诺为2022-2024年度实现实际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700、3000、3300万元。 欧创芯是一家模拟芯片研发商,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及服务。主要产品为LED驱动IC、DC-DC以及MCU,产品型号较丰富,与公司IC品类高度重合,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后装市场、电动车市场、家具照明市场等领域。欧创芯创始人具有15年以上的芯片研发经验,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布局、灵敏的市场嗅觉以及较高的产品转化率等优势,在车灯领域内具备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并在DC-DC恒压产线中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评论】 分销商转型PMIC自研,逐步进入收获期。公司创立以来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后于2019年通过收购韩国Tamul电源管理芯片业务转型自研IC。PMIC属于模拟芯片,其研发设计高度依赖经验,公司吸收了Tamul核心研发人员,其具备三星半导体、仙童半导体等行业头部公司研发精研,形成了较强的自研车载IC能力。目前公司自研IC产品包括马达驱动IC、LED驱动IC、LDO、DC-DC等芯片,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领域。2022年一季度公司自研芯片产品逐步渗透至国内整车厂,争取到更多与车厂合作的项目,陆续实现批量出货,自研IC营收3246万元,同比增长201%,进入收获期。 下游需求高景气,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公司自研IC瞄准汽车电子高景气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产品成功已导入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现代、一汽、起亚、克莱斯勒、大众、小鹏等汽车厂商。IC研发设计投入较高,产品放量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拖累。但收入放量后,其更高的毛利率将会显著改善公司收入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18.14%,2022年Q1提升至20.95%,主要源于自研IC业务(毛利率40%+)的占比提升。未来我们看好公司自研PMIC业务高增,带动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提升,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进入业绩爆发期。 传统分销业务稳定增长,并购加速公司发展。传统分销业务受益于经济复苏,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升级,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此外公司上市以来充分利用并购加速发展。于2022年1月以现金方式收购怡海达能55%股权,强化了公司代理分销业务能力,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于5月披露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欧创芯60%的股权,增强了公司的IC研发实力,扩充公司的产品型号,增强与客户的粘度,提高公司IC产品的渗透率,优化晶圆加工、封装、测试等环节成本。我们认为公司处于高景气赛道,未来有望继续合理运用并购手段加速公司发展。 【投资建议】 公司分销业务受益于汽车电子整体需求增长,自研PMIC业务瞄准车载高景气方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客户突破带来收入规模临界点,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期。同时不断通过并购加速业务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9/26.66/33.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35/3.2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1/2.94/4.02元,对应PE分别为40/26/19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分销业务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并购节奏、业绩承诺低于预期; 自研PMIC新产品、新客户拓展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东方财富证券-雅创电子-301099-动态点评:自研车用PMIC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22063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财富证券-雅创电子-301099-动态点评:自研车用PMIC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22063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财富证券《动态点评:自研车用PMIC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雅创电子(301099) 【事项】 近日公司公告,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发展,快速拓展汽车电源管理IC市场的布局,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2.4亿元购买专业从事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专用芯片(ASIC)定制设计服务的深圳欧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60%的股权。本次交易标的股权交割后,欧创芯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目标资产业绩承诺为2022-2024年度实现实际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700、3000、3300万元。 欧创芯是一家模拟芯片研发商,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及服务。主要产品为LED驱动IC、DC-DC以及MCU,产品型号较丰富,与公司IC品类高度重合,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后装市场、电动车市场、家具照明市场等领域。欧创芯创始人具有15年以上的芯片研发经验,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布局、灵敏的市场嗅觉以及较高的产品转化率等优势,在车灯领域内具备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并在DC-DC恒压产线中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评论】 分销商转型PMIC自研,逐步进入收获期。公司创立以来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后于2019年通过收购韩国Tamul电源管理芯片业务转型自研IC。PMIC属于模拟芯片,其研发设计高度依赖经验,公司吸收了Tamul核心研发人员,其具备三星半导体、仙童半导体等行业头部公司研发精研,形成了较强的自研车载IC能力。目前公司自研IC产品包括马达驱动IC、LED驱动IC、LDO、DC-DC等芯片,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领域。2022年一季度公司自研芯片产品逐步渗透至国内整车厂,争取到更多与车厂合作的项目,陆续实现批量出货,自研IC营收3246万元,同比增长201%,进入收获期。 下游需求高景气,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公司自研IC瞄准汽车电子高景气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产品成功已导入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现代、一汽、起亚、克莱斯勒、大众、小鹏等汽车厂商。IC研发设计投入较高,产品放量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拖累。但收入放量后,其更高的毛利率将会显著改善公司收入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18.14%,2022年Q1提升至20.95%,主要源于自研IC业务(毛利率40%+)的占比提升。未来我们看好公司自研PMIC业务高增,带动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提升,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进入业绩爆发期。 传统分销业务稳定增长,并购加速公司发展。传统分销业务受益于经济复苏,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升级,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此外公司上市以来充分利用并购加速发展。于2022年1月以现金方式收购怡海达能55%股权,强化了公司代理分销业务能力,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于5月披露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欧创芯60%的股权,增强了公司的IC研发实力,扩充公司的产品型号,增强与客户的粘度,提高公司IC产品的渗透率,优化晶圆加工、封装、测试等环节成本。我们认为公司处于高景气赛道,未来有望继续合理运用并购手段加速公司发展。 【投资建议】 公司分销业务受益于汽车电子整体需求增长,自研PMIC业务瞄准车载高景气方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客户突破带来收入规模临界点,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期。同时不断通过并购加速业务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9/26.66/33.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35/3.2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1/2.94/4.02元,对应PE分别为40/26/19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分销业务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并购节奏、业绩承诺低于预期; 自研PMIC新产品、新客户拓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