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盘点上半年地方债发行的八项特征-220629

上传日期:2022-06-30 06:06:30 / 研报作者:池光胜高文君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盘点上半年地方债发行的八项特征-220629.pdf
大小:4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盘点上半年地方债发行的八项特征-220629

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盘点上半年地方债发行的八项特征-220629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盘点上半年地方债发行的八项特征-220629(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盘点上半年地方债发行的八项特征-220629(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特征一,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加速,新增专项债明显放量。

截至6月28日,上半年地方债累计发行规模约为5.25万亿,其中,新增一般债发行6118亿元,发行进度达85%;新增专项债发行33965亿元,发行进度达93.1%,高于过去三年均值50%。

具体来看,2021年底财政部下达提前批额度1.79万亿元,地方债一季度加速发行,1-3月地方债分别发行6,989亿元、5,071亿元与6,187亿元,合计18,246亿元,其中发行新增专项债12981亿,约占提前批的89%,新增一般债2721亿,再融资债发行2545亿元。

4月地方债发行量有所回落,整月发行规模为2842亿,但财政部要求确保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5-6月新增专项债再度放量,5月地方债发行12078亿,其中新增专项债为6320亿,6月地方债发行预计为19307亿,其中新增专项债为13724亿。

■特征二,各省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山西等省已完成新增专项债的全部发行。

今年各省市地方债发行速度普遍加快,山西等省份已完成新增专项债的全部发行,深圳、新疆、广西、江西、山西等多个省市上半年发行规模也已超过去年全年地方债发行量的80%。

■特征三,超长期限地方债发行占比明显提高。

2020年11月财政部发文对一般债券的期限进行了约束,而专项债期限原则上与项目期限相匹配,并无政策直接约束。

上半年受新增专项债发行放量的影响,超长期限地方债发行占比明显提高,10年以上期限发行比重自2021年的33.1%上升至49.1%,10Y占比自28.9%下降至22.3%,10Y以下占比自38.0%下降至28.6%。

■特征四,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为基建领域。

从投向来看,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资金的主要投向为基建领域,占比在51.9%附近,较2021年的47.4%有所回升,投向保障房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占比自2021年的14.6%小幅下行至10.6%,4月有135亿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

■特征五,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再融资债持续发行。

截至6月28日,今年上半年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再融资债累计发行2615亿元,占到同期再融资债的21.3%。

其中,北京于2022年1月、4月和6月合计发行1960亿元,上海于2022年5月发行了655亿元。

■特征六,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较2021年小幅下行。

今年上半年已公布发行明细的新增专项债中有2050亿元左右用作资本金,占到同期新增专项债的6%左右,占比较2021年的9.7%小幅下降。

分省市来看,云南、广东和甘肃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占比位居前三位,分别为21.4%、11.9%和9.8%,但多数地区上半年新增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比例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特征七,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市场需求较强。

今年1-2月地方债发行利差进一步收窄至20BP以下区间,3月以来收窄至15BP以下,6月加权利差已降至13.3BP。

上海、深圳、江苏等省市发行利差已降至10BP附近,重庆、江西、安徽、四川和山东等省市发行利差也降至15BP附近。

发行认购倍数方面,今年以来地方债认购倍数持续处于21~26倍的历史较高水平,地方债认购需求较强。

■特征八,银行仍为配置主力,非银配置需求上升。

银行地方债托管量规模始终占到全市场的80%以上,同期非银机构地方债托管量占比略有上升,保险地方债托管量占比自去年末的3.38%提升至5月的3.43%,券商托管量占比自1.01%提升至1.17%,广义基金托管量占比自3.64%提升至4.07%。

■风险提示:部分地方债信息披露不完备。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