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宏观动态跟踪报告: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调整,缘由、影响与走向-220629

《平安证券-宏观动态跟踪报告: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调整,缘由、影响与走向-220629(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宏观动态跟踪报告: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调整,缘由、影响与走向-220629(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2022年5月以来,在通胀压力加剧背景下,拜登政府不断释放调整对华关税政策的信号。 本文评估对华加征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分析了最新关税豁免政策对于减轻这一影响的作用。 平安观点:高通胀成为美国对华关税调整的“导火索”。 支持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代表性人物是财长耶伦,2021年起,耶伦多次表示降低对华关税有助于缓解美国通胀压力。 但也不乏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前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为代表的反对意见。 6月美国CPI同比创下近四十年来新高,拜登表示倾向于从特朗普时期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中移除一些产品。 美对华加征关税直接推升CPI约0.22%。 我们测算显示,在不考虑关税豁免的情况下,2021年美国依据301条款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总成本约为483亿美元,约抬高美国CPI同比0.22个百分点。 此外,加征关税也可能通过“竞争效应”等渠道间接影响价格水平(PIIE有研究认为间接渠道的影响可能是直接效应的3倍以上),不过关于间接效应是否显著,尚有较大争论。 因此,取消加征关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美国通胀压力。 分行业来看,美国工业品涨价压力与对华加征关税影响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最新关税豁免约可降低30%关税影响。 我们测算,最新被延长豁免的352项产品,涉及加征关税约为142亿美元,占全部加征关税的29.4%。 豁免产品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本次未获得继续豁免的产品具有自中国进口比例相对较小、加征关税总额相对较低的特点,典型包括印刷、木材和杂项。 二是,国内通胀压力成为美国关税豁免的重要考量因素。 美国PPI上涨压力较大的行业在较大比例上获得了延长豁免。 三是,各行业被豁免关税的程度,除与美国通胀压力有关外,还与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度有正相关性。 四是,加征关税后,我国多数行业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明显下降,但不少行业表现出进口“刚性”。 这体现出中国生产这些产品的竞争力较强、可替代性较弱,这些行业相应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关税豁免。 拜登对华关税政策将走向何方?目前高通胀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关心的首要问题。 考虑到拜登政府在全面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上仍然面临政治压力,以及当前美国“友岸外包”逐渐出现“积极”迹象(从中国产品“借道”东南亚过渡到部分产业的实质转移),我们认为美国政府更可能通过关税豁免的方式,暂时降低对华关税的通胀影响,同时通过“印太经济框架”等拉拢相关国家,寻求以时间换空间,达到逐步降低对我国进口依赖的效果。 对此,需保持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