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昊海生科-688366-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生物医用材料龙头,“眼科+医美”双引擎-220626

《中信证券-昊海生科-688366-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生物医用材料龙头,“眼科+医美”双引擎-220626(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昊海生科-688366-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生物医用材料龙头,“眼科+医美”双引擎-220626(50页).pdf(5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人工晶状体集采“以价换量”;角膜塑形镜验配社区化方向有望明确,或成为公司眼科业务第二增长曲线;HA填充剂高端化布局,搭建“HA填充剂+肉毒素+光电设备”产业版图,驱动医美业务持续增长;骨科与防粘连及止血业务稳中有进。 考虑到眼科、医美赛道依然处于快速成长期,给予A股目标市值162亿元,对应A股目标价118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知名生物医用材料企业,业绩实现恢复性增长,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板块营业收入占比提升。 公司主营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四大业务,深入布局“眼科+医美”赛道。 眼科(38.3%)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26.3%)于2021年升至第二,骨科(22.9%)、防粘连及止血(11.0%)紧随其后。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7.67亿元,同比+32.6%;归属净利润3.52亿元,同比+53.1%。 公司超2/3的高管成员拥有深厚医学背景,核心成员“正规军”奠立健康发展根基。 ▍持续加码“眼科+医美”双赛道,构建新增长点。 眼科:1)带量采购“以价换量”,产品毛利率下滑,短期业绩承压,长远发展可期。 2)角膜塑形镜处蓝海市场,供需双向驱动,且国产替代趋势确定性高。 疫情致青少年近视人数扩容;据财联社报道,国家卫健委起草了《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或将放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验配资质要求。 公司依靠收购亨泰视觉、南鹏光学实现赛道快速切入,独家代理两款产品,迈儿康myOK”透氧系数达141,全市场最佳,直击消费痛点,有望快速放量;“亨泰Hiline”于中国市场销售超十年;自研超高透氧系数(180)角膜塑形镜,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布局新领域。 公司于依镜PRL(国内市场仅有的两款获批产品之一)、软性接触镜等新兴蓝海领域均作有力布局。 医美:1)第三代透明质酸填充剂“海魅”定位高端,与“海薇”“姣兰”发挥协同效应,打开增长空间;2)第四代有机交联HA填充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产品迭代储备充裕;3)投资并购欧华美科、Eirion,打出“HA填充剂+肉毒素+光电设备”组合拳,保障医美业务持续增长。 ▍自主研发和投资收购并重,渠道营销齐发力。 自主研发: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研项目22项(5项处于临床试验),研发团队31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1.8%),2021年研发费用1.26亿元,占比9.5%,同比+32.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行业领先。 投资收购:自2016年起,收购7家相关企业,完成人工晶状体全产业链覆盖;2020-2021年,投资收购爱晶伦、欧华美科、Eirion、亨泰视觉及鑫视康,布局依镜PRL、光电设备、肉毒素、角膜塑形镜及软性接触镜领域,扩充产品业务线,提高品类覆盖率。 ▍风险因素:疫情影响生产与需求;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代理及自研新品、次新品及传统业务销售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上市进度不及预期;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人工晶状体业务集采“以价换量”;角膜塑形镜验配社区化方向有望明确,或成为公司眼科业务第二增长曲线;HA填充剂高端化布局,搭建“HA填充剂+肉毒素+光电设备”产业版图,驱动医美业务持续增长;骨科与防粘连及止血业务稳中有进。 预测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4亿/24.9亿/28.7亿元,同比+21.2%/+16.2%/+15.2%;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0亿/4.8亿/5.7亿元,分别同比+14.8%/18.3%/18.3%。 参照2022年可比公司估值(爱博医疗89x,Wind一致预期;欧普康视66x,Wind一致预期;华熙生物65x,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爱美客85x,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等),同时考虑公司业务多元性、成长性,给予公司A股2022年40xPE,对应A股市值162亿元人民币,目标价118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