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国防军工行业点评:军用原材料价格回落,高温合金赛道继续看好-220624

《西部证券-国防军工行业点评:军用原材料价格回落,高温合金赛道继续看好-22062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国防军工行业点评:军用原材料价格回落,高温合金赛道继续看好-220624(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根据上海金属网披露镍价走势,2021全年镍价涨幅达20%左右,2022年一季度俄乌战争背景下,市场担忧大宗商品供给端问题,叠加核心军用金属原材料镍处于库存紧张状态,因此原材料价格冲高,22年3月镍价达到顶点位35万元/吨,相较年初15.4万元/吨上涨幅度达到127%。 6月中旬俄乌进行谈判,目前冲突战逐渐进入尾声,市场对镍价预期反转,截至6月24日,上海金属网披露镍价回落到18.84万元/吨。 国家大力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军工产业链迎来政策红利。 当前环境下,大国之间的博弈进一步升级,备战能力建设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十四五”对我国的国防政策做出了调整,重点强调“备战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速核心军备列装升级,确保实现百年强军目标。 中央军委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强调了实战化的重要性,实战化的开展将主导军备资源配置的需求,为军工产业上下游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军工板块迎来发展黄金期。 高温合金是现代航空装备重要发展材料。 高温合金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主要用于燃烧室、导向器、涡轮叶片和涡轮盘四大热端部件,此外还用于机匣、环件、加力燃烧室和尾喷口等部件。 航空发动机性能主要取决于涡轮前温度、推重比、燃油消耗率等指标,也是航空发动机划代的重要依据。 涡轮进口温度每提高100K,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能够提高10%左右。 因此,高温合金材料成为了制约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金属镍是高温合金的核心生产原材料。 对于高温合金母材生产环节而言,镍占原材料总体成本比重为60%左右,占高温合金生产整体的成本比重在30%左右。 因此镍价回落有助于高温合金企业修复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 国产替代红利期,镍价回调助力高温合金母材企业业绩增长。 我国目前正逐步完善高温合金产业链,但高温合金仍依赖进口。 “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高温合金年均需求为8万吨左右,目前一半市场依靠进口,自主化程度需要加速提升。 高温合金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本壁垒,因此能够进入赛道的厂商有限。 因此,行业现有玩家均处于产能加速拓张状态,22年核心企业均处于产能爬坡期,预计23年将迎来产能大幅释放,目前政策加码支持高温合金国产化,因此产能领先型企业将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赛道内具备产能优势及技术优势的高温合金龙头企业,抚顺特钢(600399.SH)、钢研高纳(300034.SZ)、西部超导(688122.SH)。 风险提示:镍价格波动;国防费用开支减少;军工“集采”风险;相关母材企业产能扩建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