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贝特瑞-835185-重大事项点评—定增突破产能瓶颈,龙头地位日益稳固-220624

《中信证券-贝特瑞-835185-重大事项点评—定增突破产能瓶颈,龙头地位日益稳固-22062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贝特瑞-835185-重大事项点评—定增突破产能瓶颈,龙头地位日益稳固-22062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6月23日晚,公司公告拟募集不超过50亿元用于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25万吨石墨负极(包含石墨化约23万吨)等。 此外,公司还公告拟与STELLAR在印尼合资建设8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公司占总股本60%)。 公司下游客户优质,产能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瓶颈,我们预计相关定增与对外投资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支撑出货量高速增长,此外随着硅基负极扩产,预计公司单位盈利能力也将持续提升,龙头地位稳固。 我们维持给予公司2022年PE30x,对应市值7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拟定增不超过50亿元用于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25万吨石墨负极(包含石墨化23万吨)等。 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不超过2.18亿股(占总股本30%)募集不超过50亿元,用于包括:1)投资15亿元在深圳建设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项目(总投资20亿元);2)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石墨负极项目,包含5万吨负极+3万吨石墨化(总投资21亿元),实施主体为四川贝特瑞;3)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7.5亿元),实施主体为云南贝特瑞;4)投资3亿元建设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总投资约5亿元);5)补充流动资金10亿元。 此次定增项目主要为前期已公告对外投资项目,我们认为相关项目的加速落地,将为公司打开新一轮发展空间。 ▍8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落地印尼,进一步拓展海外客户。 公司还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香港贝特瑞拟与STELLAR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在印尼建设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4.78亿美元,公司占总股本60%,STELLAR公司占总股本40%。 我们预计此次合作将进一步保障公司服务现有海外客户的能力,并帮助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客户。 ▍石墨负极:项目推进迅速,自建石墨化降本提效。 1)公司四川新材料年产5万吨负极材料募投项目中包含5万吨负极项目与3万吨石墨化项目,其中负极项目近期已有2万吨投产,产能推进速度快;2)云南贝特瑞年产20万吨负极项目分多期完成,公司预计一期投产后将形成年产5万吨一体化产能。 我们预计一体化项目的落地,将有效满足负极客户需求提升,保障公司负极出货量快速增长,石墨化占比提升也将使得公司更好地实现量利齐升。 ▍硅基负极:需求趋势确定,布局产能巩固龙头优势。 随着4680大圆柱迎来爆发拐点,带动主辅材向高能量高倍率方向加速升级,动力电池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硅基负极需求不断扩大,公司是率先布局硅基负极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此次定增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预计将维持公司硅基负极龙头优势。 ▍正负极齐发力,提升产能和创新能力,夯实龙头地位。 作为负极龙头,公司连续9年全球负极出货量第一,产品覆盖多元领域。 率先布局和扩产硅基负极,彰显公司对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 正极领域,公司聚焦高镍三元,布局上游保障中长期成本优势。 公司重创新研发,建设优良的研发管理和激励体系,多年积累掌握行业领先技术,形成了众多研发成果。 同时实行大客户战略,主打高端产品,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稳定的供应能力,获得松下、三星SDI、LG化学、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群的青睐,预计未来在龙头客户份额进一步提升。 ▍风险因素:投资项目环评和能评批复进度不达预期,高端石墨产能投建不及预期,硅基负极产能投建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负极行业无可争议的全球龙头企业,产能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瓶颈,我们预计相关定增与对外投资一旦落地,公司出货量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4.5亿/34.1亿/46.2亿元,对应EPS预测为3.37/4.69/6.34元。 考虑到公司正负极业务即将加速放量、业绩增速高的预期,同时参考负极可比公司璞泰来/杉杉股份/中科电气/翔丰华2022年wind一致预期估值分别为44/17/24/27/31xPE(平均30xPE),正极可比公司芳源股份/容百科技/中伟股份2022年wind一致预期估值为42/30/36xPE(平均36xPE),以及公司历史估值(自北交所上市以来动态平均PE43x),同时考虑公司业绩的高增速预测,我们维持给予公司2022年30倍PE估值,对应市值736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0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