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金融产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护城河是反脆弱武器,好生意是最终王者-220622

《中信证券-金融产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护城河是反脆弱武器,好生意是最终王者-220622(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金融产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护城河是反脆弱武器,好生意是最终王者-220622(66页).pdf(6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由于政策宽松力度受制于通胀和美国缩表,预计“反脆弱”将是下半年金融产业投资的核心主题。 护城河是“反脆弱”的有力武器,护城河的深浅取决于商业模型的竞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危机本质是一次市场出清,机会留给胜(剩)者,好生意是内卷下的最终王者。 通过要素评估,非银行业选出可以撬动时间杠杆的如下几桩好生意——品牌显而易见的蚂蚁集团、东方财富、中金公司、友邦保险、广发证券(易方达)、东方证券(东方红);牌照垄断且轻资本的香港交易所;市场龙头优势明显的中国财险、中银航空租赁。 转型背景下,银行深挖比较优势与特色模式,短期来看,基于资产质量的估值空间,建议关注高性价比的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基于业绩的股价空间,建议关注业绩增速持续高位的宁波银行和其他城商行;中长期而言,可关注商业模型驱动的估值溢价空间,包括零售/财富管理转型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拓展综合化融资业务的兴业银行,以及正在推进管理转型的邮储银行。 ▍护城河是反脆弱的有力武器。 由于政策宽松力度受制于通胀和美国缩表,预计“反脆弱”将是下半年金融的核心主题。 “存量资产增值且增量资产份额大”是判断护城河的有效方法。 “护城河”深浅取决于商业模型的竞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但要素模型要关注产业变化,多要素模型要关注要素间关联关系,无关联要舍弃,有关联中的乘法关系比加法关系更稳固。 “护城河”的要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但它们都具有knowhow的能力。 ▍护城河的核心影响要素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 ①品牌价值:牌照价值下降,品牌价值上升。 ②流量价值:从流量到存量,从线下到线上。 ③中台价值: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效能的提升。 ④资本价值:从金融资本到智力资本的转变。 重资本业务重心应放在高ROE上,更重要的是向轻资本转型。 人才是创新的原动力,智力资本可以吸引金融资本,反之并不成立。 ▍好生意是内卷下的最终王者。 危机本质是一次市场出清,机会留给胜(剩)者。 建议自下而上对“护城河”核心要素进行评估,选出可以撬动时间杠杆的好生意。 已经呈现品牌优势的蚂蚁集团、东方财富、中金公司、友邦保险、广发证券(易方达)、东方证券(东方红);牌照垄断且轻资本的香港交易所;市场龙头优势明显的中国财险、中银航空租赁。 转型背景下,银行深挖比较优势与特色模式,短期来看,基于资产质量的估值空间,建议关注高性价比的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基于业绩的股价空间,建议关注业绩增速持续高位的宁波银行和其他城商行;中长期而言,可关注商业模型驱动的估值溢价空间,包括零售/财富管理转型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拓展综合化融资业务的兴业银行,以及正在推进管理转型的邮储银行。 ▍银行:转型背景下,深挖比较优势与特色模式。 间接融资从量到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的金融供给侧逻辑下,商业银行商业经营正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报表模式亦由传统的经营自身资产负债表,加速向服务客户资产负债表转型。 1)短期看基于资产质量的估值空间和基于业绩的股价空间。 ①结合ROE-“拨贷比-不良率-关注率”-PB估值的三维指标寻找弹性标的,建议关注高性价比的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以及受房地产信用风险影响缓释的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②可关注业绩增速持续高位的宁波银行和其他城商行;2)中长期看商业模型驱动的估值溢价空间。 商业模型的升级,有望打造特色的经营模式和护城河优势,进而在财务指标方面形成可持续的比较优势。 建议关注零售/财富管理转型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拓展综合化融资业务的兴业银行,以及正在推进管理转型的邮储银行。 ▍证券:高质量发展重构行业竞争格局。 证券行业加速分化体现在:业务层面投行、资管、投资业务集中度明显攀升;盈利层面,头部券商盈利占比有所提升。 专业化(专业能力驱动业务创新)、机构化(综合服务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线上化(客户触达模式变革)正在成为行业变革的推动力量。 未来行业三个制高点:①核心资产:通过完整服务链条绑定核心资产。 ②财富管理:通过专业配置能力加速布局财富管理。 ③金融科技:加速数字化转型与生态构建。 投资建议:关注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综合券商,以及财富管理赛道优质公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 ▍保险:建设可持续增值的保险产业链。 从供给侧来看,保险行业整体处于低水平内卷阶段,其中寿险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寿险基本面基本触底,期待供给侧改革;财险业格局清晰,龙头中国财险是最佳供给。 寿险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建设可持续增值的产业链。 具体包括:①前端:重视代理人专业价值和服务效率建设;拥抱互联网、银行账户,形成强纽带共赢关系。 ②后端:发挥保险资金优势,丰富价值链。 在健康养老布局上,“自建+投资+合作”、“财务投资+战略并购”综合施策。 ③战略力度和长效机制是第二增长曲线的保障。 投资建议:由于财产险已经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首选车险改革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中国财险;寿险基本面完成筑底,推荐供给端优势突出、估值处于低位的友邦保险。 ▍资管:建设可持续增长的投资能力。 过去10年公募基金规模从2万亿增长至25万亿,CAGR达29%,主要由需求驱动,供给侧仍处于同质化竞争阶段。 供给改革的重点在于从0到1重新定位,建设可持续增长的投资能力。 具体包括:①明确定位,投资能力不断提高。 ②在科技、制度、文化、品牌上建立核心竞争力。 ③根据战略定位,打造合身的治理机制、资源配置和发展战略。 投资策略:短期看贝塔仍然是行业盈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自然增长率和市场变动率均为5%的中性假设基础上,给予2022年16-26XPE的估值区间;长期看过去5年自然增长率跑赢行业的易方达基金(2021年非货基流入市占率12.5%,远高于其规模市占率7.6%)、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以及资金流稳定的东证资管值得重点关注,重点关注持股头部公募基金的公司广发证券及东方证券。 ▍财富:选择具有成为“理财生态”潜质的好生意。 在2021年底以来的大幅调整面前,投顾服务并未体现出预期的专业价值。 财富管理仍然是流量生意,行业需要通过投顾将流量转化为存量的五个要素(能力)同步培育:①全产品谱系。 ②用户流量。 KOL正在成为新增流量入口。 ③服务体系。 包括资产配置能力、组合配置能力和线上化能力。 ④运营中台。 它是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 ⑤公司品牌。 投资策略:“理财生态”是财富管理的终极目标,建议关注具有“理财生态”潜质的好生意——TOP3(招商银行、蚂蚁集团、天天基金)+N个特色机构(广发证券、盈米基金、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联证券、富途证券)。 ▍科技:监管压力缓和,行业分化加速市场集中。 预计整改接近尾声,监管压力边际缓和。 部分整改措施尚需等待监管允许方可落地。 如蚂蚁集团的消金增资、钱塘征信和金控牌照何时获批尚待观察。 各子赛道内加速分化,头部平台明显胜出。 ①支付:用户突破9亿,虽然增速放缓且部分场景分流,但两巨头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②信贷:规模超4万亿,疫情和监管之下,头部平台韧性好于预期,中腰部平台明显承压。 ③理财:是最佳赛道,头部极化效应明显。 投资建议:本轮监管政策变化,加速产业出清。 在日渐完善的监管框架下,龙头公司有望发挥流量和科技优势,继续引领行业加速迭代。 推荐天天基金母公司东方财富,重点关注蚂蚁集团和腾讯金融。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大幅下行,疫情反复超预期。 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疫情导致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或影响信贷资产质量。 证券行业信用业务风险暴露、投资业务亏损、国际业务亏损。 利率大幅下行、自然灾害损失超预期。 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渠道垄断加剧,金融科技监管政策超预期、影响现有格局,不动产等资产价格波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