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新鸿基公司-0086.HK-2021年业绩亮丽,但2022年投资管理业务承压-220620

《国信证券(香港)-新鸿基公司-0086.HK-2021年业绩亮丽,但2022年投资管理业务承压-2206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新鸿基公司-0086.HK-2021年业绩亮丽,但2022年投资管理业务承压-2206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鸿基公司于2022年3月17日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录得收入43.24亿港元,同比增长6.6%;除税前利润达到37.73亿港元,同比增长17.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8.14亿港元,同比增长10.4%;每股基本盈利为142.7(港仙),同比增长11.2%;每股派息由2020年26增加至30(港仙);总资产增加440亿港元至488亿港元;现金储备达到60亿港元。 新鸿基公司于2021年全年录得收入43.24亿港元,同比增长6.6%,主要是由于融资业务稳定增长,给予集团稳定的现金流,其中消费金融/按揭贷款/以及私募融资业务收入分别为35.26/3.06/2.61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5.9%/0.9%/4.7%。 集团除税前利润为37.73亿港元,同比增长17.9%,主要来源于融资业务和投资管理业务的亮丽表现,两者分别贡献17.9和19.34亿港元。 消费金融业务保持稳定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由于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在香港以及中国内地的稳定表现,2021年录得收入35.26亿港元,同比增长5.9%。 除税前利润和贷款结余总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除税前利润贡献16.66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34.5%;贷款结余总额达到126.8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13.625亿港元。 另一方面,公司近几年在内地逐步降低贷款坏账率的策略取得显著成果,中国内地业务撇账率下降6.1%至5.9%。 减值亏损金额较2020年收窄2.6亿港元至5.09亿港元。 整体来看,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较为稳定并作为融资业务的核心,是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产生者。 投资管理业务受环球股债市波动影响表现受环球股债市波动影响,2021年投资管理业务录得除税前利润19.34亿港元,同比下降9%,但依旧是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占集团比重达到51.26%。 财务资产已变现收益及利息收入达到34.82亿港元,同比高增98.4%,创下历史新高。 整体投资管理业务年度回报率下降2.5%至14.4%,公开市场/另类投资/房地产三大投资板块表现亮眼,均录得正年度回报率,分别为11%/17.4%/3.6%,另类投资中,私募股权更是录得23.7%的强劲回报。 基金管理业务已初见成效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成立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平台-SunHungKaiCapitalPartners(持有证监会第一类及第九类牌照),2021年间,集团已经形成了6个策略多元化的合伙关系/基金,成功筹集超过1亿美元的外部资金,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寻找外部合作机会,创造一个更广泛、多元化的基金平台,基于公司基金管理灵活的合作模型,我们相信基金管理业务的设立发展将为集团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公司目标在2-3年内把基金管理业务整体效益体现在财报当中。 公司近期发布盈利警告,主要受”市场价值变动“计价影响新鸿基公司在5月27日发布盈利警告,即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4个月之本公司未经审核综合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亿港元,而2021年同期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1亿港元。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4个月之亏损的主要原因为本公司投资管理业务中的金融工具按市值计价之亏损所致,并与近期全球市场波动一致。 而融资业务的业绩则符合2022年之规划。 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际地缘政治、高通膨以及全球经济下行影响,股市震荡,外围市场尤其是美股,导致集团投资管理业务受到影响,但我们认为此次亏损主要还是受持仓市值调整的影响。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管理层指引,2022年消费融资业务将持续保持单位数增长,继续为集团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基于公司基础投资业务强大而且具有弹性,而且在资产配置方面会保持谨慎,在不同的地域和产业会更加注重分散风险,例如在债券方面,目前持有的投资组合已经和去年年中有所不一样,同时公司继续积极寻找基金管理伙伴,分散风险组合。 由于今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以及其他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下调投资管理业务2022年除税前溢利111%,由盈转亏,我们给予5.66港元之12个月目标价,等于3.5X2023PER,0.39X2023PB,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投资者需注意公司股价或会与环球金融市场波动影响。 风险提示1)香港本地失业率因疫情原因,或会影响消费金融中的坏帐率2)投资管理业务收益率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