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B737Max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许可跟踪点评:B737Max获适航许可,距国内复飞再近一步-211203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B737Max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许可跟踪点评:B737Max获适航许可,距国内复飞再近一步-21120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B737Max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许可跟踪点评:B737Max获适航许可,距国内复飞再近一步-21120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B737Max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许可,考虑停场飞机检修和实验、驾驶员重新培训以及航司相关补偿性谈判等,预计其在国内复飞2022年底或2023H1。 按疫情前2019年数据测算10架B737Max将增加ASK0.8%~1.0%,我们维持“十四五”期间行业飞机引进增速5%~6%的判断,其中明年飞机引进2%~3%。 2019~23年连续5年飞机低引进,待压制需求快速修复时将迎来行业高Beta释放。 对Omicron毒株不必过分悲观,明年Q2以后国际线松动仍为大概率事件。 压制需求快速修复叠加紧供给格局将驱动行业重构繁荣周期,明后年三大航净利率或恢复至5%~8%。 三大航高Beta兑现临近,首推中国国航,建议及时布局。 ▍B737Max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许可,目前国内航司相应存量机队97架,我们预计其在国内复飞或2022年底或2023H1,明年行业机队规模同比增约2%,仍将维持飞机低供给。 据民航资源网报道,12月2日中国民航局针对波音B737MAX发出针对改正MCAS不安全状态的适航指令,确认MCAS相关改正措施消除了不安全状态,B737Max中国复飞获得适航许可,离正式复飞再进一步。 波音737-8在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空航班空难后,中国民航局率先对该机型采取全面停飞措施。 目前国内13家航空公司存量B737Max机队97架,占行业在册客机数的(截至2020年底)2.6%,其中国航/南航/东航分别停场28/34/14架(集团口径)。 考虑停场的B737Max需要经过检修和实验、驾驶员重新培训以及航司相关补偿性谈判等,我们预计在国内复飞有望2022年底或2023H1,明年全行业净引进飞机80~90架左右,机队规模同比增加约2%,仍将维持飞机低供给。 ▍按疫情前2019年数据测算,10架B737Max或影响三大航ASK0.9%~1.0%,我们维持“十四五”期间行业运力引进增速下调至5%~6%的判断,2019~2023年连续5年飞机低引进。 目前中国待交付的B737Max占该机型全球总体待交付的约1/3。 疫情爆发以来航司引进增速下降,2021年1-10月三大航净引入飞机55架,远低于2018年同期128架的水平。 预计未来两年航司引入飞机将以窄体机为主,2021年引进飞机或主要为去年推迟交付的部分,疫情不确定性和巨额亏损限制航司主动引进飞机的动力。 我们测算若国航/南航/东航分别引入10架B737Max,按疫情前2019年数据测算将增加ASK0.8%~1.0%。 B737Max复飞和引进将是渐进的过程,航司可通过调整退出或续租飞机动态调整机队,我们维持“十四五”期间行业运力引进增速下调至5%~6%的判断,2019~2023年连续5年飞机低引进,待压制需求快速修复时将迎来行业高Beta释放。 ▍对Omicron影响不必过分悲观,明年国际线开放仍为大概率事件,压制需求快速修复叠加飞机连续低引进或驱动三大航明后年净利率升至5%~8%周期高点。 目前海外多地出现Omicron毒株病例引发对国际线开放确定性的担忧,但WHO称该病株感染多为轻症,且尚不能证明出现免疫逃逸。 各国疫苗研发迅速应对,其中BioNTech称最快新疫苗可在100天内发货,我们仍然认为明年Q2以后国际线松动或大概率事件。 2021Q2国内需求阶段性恢复证明较强韧性,明年国际线或迎松动、压制需求快速修复叠加飞机连续低引进,明年暑运需求和供给增速差有望转正且迅速扩大,驱动行业进入重构繁荣周期。 届时随着部分宽体机回到国际线,三大航机队产能利用率将得到显著提升、单位成本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明后年三大航净利率有望恢复至5%~8%的高位。 ▍风险因素:疫情控制不及预期,航空需求不及预期、油价汇率扰动超预期;国际线开放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B737Max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许可,考虑停场飞机检修和实验、驾驶员重新培训以及航司相关补偿性谈判等,预计其在国内复飞2022年底或2023H1。 按疫情前2019年数据测算10架B737Max将增加ASK0.8%~1.0%,我们维持“十四五”期间行业飞机引进增速5%~6%的判断,其中明年飞机引进2%~3%,2019~2023年连续5年飞机低引进,待压制需求快速修复时将迎来行业高Beta释放。 Omicron病株不必过分悲观,明年Q2以后国际线松动仍为大概率事件。 压制需求快速修复叠加紧供给格局催将驱动行业进入重构繁荣周期,明、后年三大航净利率或恢复至5%~8%。 三大航高Beta兑现临近,建议重点关注当前布局时机。 首推国际线运力占比38%,业绩弹性更强的中国国航,关注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 同时推荐成本优势明显、疫情背景下逆势扩张、成长性明确的春秋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