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黑色金属深度报告:煤炭“双轨制”下,市场煤弹性测算-220620
《东证期货-黑色金属深度报告:煤炭“双轨制”下,市场煤弹性测算-22062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黑色金属深度报告:煤炭“双轨制”下,市场煤弹性测算-22062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煤炭供需总量宽松,市场煤价为何依然偏强?1-5月份以来的动力煤供需数据整体转向宽松。 但秦皇岛5500K煤价今年始终维持在1100元/吨以上,6月初达到1300-1350元/吨。 既然今年煤炭供应增速远大于需求,为何煤价依然偏强?围绕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回顾2021-2022年以来,煤炭产能、政策、价格形成机制和社会库存周期变化;并在新的价格机制前提下,测算市场煤价格的弹性。 ★市场煤结构性偏强的三点原因:长协、高卡缺失、社会面补库以全年煤炭需求2%测算,现有煤炭产能在90%开工率下,动力煤2022年预计过剩5000万吨。 但动力煤市场价并未伴随着供需总量宽松而出现大幅回落。 港口煤库存的累库幅度同样远不及煤炭总量供需差。 供需总量和价格表现的不匹配主要由以下三点原因导致:第一,煤炭价格逐渐明确的量价双轨制,导致较多供应流向了电力长协,非电力部分供应量被动收缩;第二个原因在于煤质结构,政策增产仅要求绝对数量,导致低卡煤较多而高卡煤结构性紧张;第三个可能的原因在于全社会煤炭的补库周期支撑。 ★日耗决定煤价启动时点,非电成本传导能力决定市场煤弹性电力需求决定了整体煤炭启动时点,夏季和冬季极易造成短期上行风险。 分别以水泥熟料、甲醇、电解铝、钢铁代表建材、煤化工、冶金等非电力行业,测算市场煤价格弹性。 去年9-10月份期间,2000+元/吨的煤价几乎击穿所有下游成本。 2022年以来,下游终端缓慢补库,抗原料波动能力提升。 但非电力行业自身需求趋势性走弱,导致该部分能够接受的最高煤价上限重心下移。 2022年3月,非电力最高可接受煤价上限理论测算值约1500元/吨,6月份降低至1300元/吨。 考虑工业品年内需求难有起色,在不发生电力日耗超预期增长的前提下,我们预计市场煤价年内很难突破1500元/吨。 ★风险提示:政策调控,日耗大幅增长,海外能源价格。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