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上证电子行业周报: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落幕-210719

《上海证券-上证电子行业周报: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落幕-210719(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上证电子行业周报: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落幕-210719(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周热点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落幕7月16日至18日,由安徽省政府和国际玻璃协会共同主办的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举办。 大会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对接,包括光电材料、陶铝新材料、铝基材料等。 截止会议落幕,主会场和分会场共签约项目142个,投资总额909.27亿元。 安徽重点布局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省内明星企业包括国轩高科、阳光电源等。 从新能源材料来看,我们认为铝塑膜产业国产化拐点已经临近。 铝塑膜材料用于软包电池的外包密封,产品质量直接关系电池使用的安全可靠。 根据EVTank测算,2020年全球铝塑膜出货量约2.4亿平米,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有望在2025年达到7.6亿平米。 我们认为,如果进一步考虑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铝塑膜市场天花板在2025年的基础上仍有3倍以上成长空间。 从现有的产业格局看,铝塑膜产业龙头日本印刷占据全球约50%的市场,昭和电工、栗村化学和新纶科技处在第二梯队,累计占据全球35%的市场。 其余包括紫江企业、明冠新材、华正新材等国产化企业。 我们认为,新能源车销量快速提升带动动力用铝塑膜市场需求快速提振,海外龙头将产能逐步切换至盈利能力更佳的动力用铝塑膜趋势明确,3C类铝塑膜产能转移或将成为国内铝塑膜企业最先受益的细分方向。 从长期来看,国内企业逐步扩产以及动力类产品的升级将带动国产化企业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中国手机品牌海外市占率呈现稳健上升的趋势,拥有终端品牌的企业将持续获得海外市场开拓的成长空间,关注A股产业链相关企业传音控股;全社会含硅量的提升带动全球IC载板需求高景气,IC载板国产化进度经历长期积淀,并在自主可控产业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有望迎来产业加速突破,关注核心资产兴森科技;各国针对车联网发展推出大量产业政策,特别关注商用车智能化产业周期带来的投资机会。 我国各类卡车年出货量在300万量以上,另外叉车、非道路移动器械、客车等年出货170万辆。 庞大的载货车出货量为商用车辅助驾驶市场奠定基础,同时载货车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有望为辅助驾驶方案商带来业绩脉冲效应,关注产业链企业鸿泉物联。 智能驾驶投资风向包括智能硬件增量、软件定义整车、智能驾驶服务三波浪潮。 随着智能驾驶硬件逐步成熟,面向智能驾驶应用的各类商业雏形已经逐步清晰,智驾服务的投资风口已经悄然而至,关注智驾服务独角兽图森未来。 主要风险因素(1)消费终端升级不及预期;(2)疫情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