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流动性与估值洞见第18期:美联储75bp加息落地,国内权益型新发基金回暖-220619

《国海证券-流动性与估值洞见第18期:美联储75bp加息落地,国内权益型新发基金回暖-220619(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流动性与估值洞见第18期:美联储75bp加息落地,国内权益型新发基金回暖-220619(53页).pdf(5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宏观流动性美联储缩表进程按计划进行。 6月16日美联储FOMC声明指出,资产负债表缩减将按计划进行,委员会将继续减少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支持证券,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日也明确表示,目前确实正在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 截至6月15日,美联储总资产规模相较两周前增加175亿美元,其中持有国债规模减少80亿美元。 由于美国短期通胀依然高企,6月美联储加息75BP,7月可能加息50BP或75BP。 近期美国数据显示短期通胀居高不下,通胀预期仍然存在,促使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6月16日美联储FOMC会议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加息幅度为1994年以来最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之后加息计划表示,美联储坚决承诺降低通胀,为了使通货膨胀率降至2%,下次会议最可能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 鲍威尔也强调加息75个基点的举措不会成为常态,美国经济非常强劲,有能力应对紧缩政策,以重振市场信心。 ◆国内宏观流动性从量上来看,5月新增社融总量超预期,主要系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发行拉动。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在政策要求信贷扩总量、稳增量的情况下,信贷投放同比增加。 5月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881亿元,5月专项债发行加速,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 5月人民币贷款增量向好,但融资结构仍偏弱。 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4%,同比高0.2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方面,5月增量为15300亿元,同比多增7243亿元。 多增贡献仍是短贷和表内票据,5月短贷同比多增3286亿元,表内票据同比多增5591亿元。 这主要归因于一是5月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后,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有所增加,二是信贷政策额度偏松,监管鼓励信贷投放。 从价上来看,6月上旬以来DR007在政策利率下方呈现短暂上行,而后震荡下行态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规模仍处高位,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 6月1日以来,DR007先呈现上行态势,6月6日DR007达到1.65%,触及此阶段最高点,随后下降,6月10日DR007下降至1.57%,6月15日回升至1.62%,始终位于政策利率下方,预计未来短期仍将维持围绕7天逆回购利率浮动的趋势不变。 6月上旬以来十年期国债利率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小幅收窄。 各等级产业债信用利差表现分化,同样出现不同程度收窄。 股票市场流动性从资金需求角度来看,与前两周相比,近两周IPO公司数量有所下降,融资规模以及定增募集资金规模均上升,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上升。 2022年6月共有219只股票面临解禁,解禁市值约3748亿元,与5月2733亿元的解禁规模相比略有回升。 从资金供给角度来看,近两周权益型新发基金合计约43.71亿元,和前两周20.73亿元的合计发行额相比有所回升。 2022年6月共有31只权益型基金等待发行,按照募集目标计算,若全部募集成功合计有望为市场带来1135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近期融资余额规模企稳回升,ETF净申购由正转负,企业回购规模为52.6亿元,与上两周相比大幅回落。 近两周北向资金呈净流入态势,净流入规模约319.42亿元,行业配置方面,近两周北上资金大幅加仓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减仓较多行业多集中于计算机、房地产和家用电器。 近两周南向资金净流入回升,累计流入约202.04亿港元,环比前两周增加约59亿港元。 ◆风险偏好与估值风险偏好方面,近期在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发力、经济数据逐步回暖及复工复产进程加速的利好下,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交投情绪明显回暖。 具体来看,近两周A股市场股权风险溢价持续回落,三大板指换手率上升,权益基金收益回升。 从全球角度来看,伴随5月美国通胀数据高企,美联储开启缩表且加息预期强烈,5年期、10年期美债利率维持高位,一度逼近3.5%的历史高点,美股市场恐慌情绪渐浓。 近两周美股波动幅度走扩,标普500波动率上升。 避险资产价格下降,其中日元指数、黄金价格均有所回落。 另类资产方面,近两周比特币价格降至22603.5美元/个。 估值方面,近两周海外主要股指估值下行,美股三大股指估值下挫幅度较大,欧洲主要股指估值回落。 国内市场方面,近两周A股估值整体回升,创业板指和中证500指数估值表现优于上证50和沪深300,但主要指数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其中中证5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 行业层面,近两周绝大多数行业估值上行,其中非银金融、汽车、有色金属行业估值回升居前,而交通运输、环保、社会服务和房地产行业估值逆势回落。 风险提示:全球以及国内疫情超预期恶化、经济出现超预期下行因素、通胀超预期上行、中美关系阶段性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