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万联证券-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合肥至微晶圆再生项目实现量产,多家企业公布可降解塑料新进展-210719

上传日期:2021-07-19 17:17:08 / 研报作者:黄侃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万联证券-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合肥至微晶圆再生项目实现量产,多家企业公布可降解塑料新进展-210719.pdf
大小:65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万联证券-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合肥至微晶圆再生项目实现量产,多家企业公布可降解塑料新进展-210719

万联证券-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合肥至微晶圆再生项目实现量产,多家企业公布可降解塑料新进展-210719
文本预览:

《万联证券-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合肥至微晶圆再生项目实现量产,多家企业公布可降解塑料新进展-210719(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联证券-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周观点:合肥至微晶圆再生项目实现量产,多家企业公布可降解塑料新进展-210719(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核心观点:上周新材料板块上涨1.5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50%,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1.04个百分点。

个股方面,板块中97只个股中有45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42只股票。

涨幅前五的分别是洛阳玻璃(35.53%)、兴发集团(22.18%)、三友化工(21.35%)、巨化股份(18.45%)、昊华科技(18.43%);跌幅前五的分别是康达新材(-14.34%)、广信材料(-12.51%)、奥福环保(-10.33%)、格林达(-10.10%)、高盟新材(-10.04%)。

投资要点:晶圆:近日,安徽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称合肥至微12英寸晶圆再生项目正式实现量产,该项目是我国首个立项并实现量产的、服务于中国半导体高阶市场的12英寸晶圆再生产线。

“晶圆再生”即通过去除损耗控挡片表面的杂质和缺陷,使处理后的晶圆达到新片的标准,实现其循环再利用,进而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

至微晶圆再生项目以14纳米晶圆厂的再生晶圆需求为设计基础,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形成每年168万片晶圆再生及120万件零部件清洗的能力,满产后年产值可超过6亿元。

合肥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本项目的投建不仅是其集成电路产业的全新突破,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合肥及其他城市集成电路产业对于晶圆再生的需求,进而降低对于海外企业的依赖。

可降解塑料:近期,海内外多家企业相继公布了可降解塑料领域相关项目进展。

1.长鸿高科60万吨/年PBAT一期项目将于7月末建设完成,二期项目也将进入设备采购阶段,预计到明年初也将投入生产。

2.东华科技近日宣布称计划将与安徽曙光、新疆绿原共同投资建设10万吨/年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

3.金丹科技PLA主要原材料丙交酯项目目前运行平稳,产能正逐步提升。

4.LG化学近日宣布计划投资10万亿韩元(约87亿美元)于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其中也包括布局PBAT、PLA等生物降解塑料。

可见随着环保政策趋严,我国及韩国等国家对于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仍相对刚性且呈增长趋势,同时也带动了对于上游BDO、丙交酯等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的需求增长,因而国内外企业对于寻求可降解塑料及其关键原材料的核心技术突破的态度愈发积极。

可降解塑料供应紧张的现状也将随之逐步得到改善。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原材料价格波动,高端晶圆国产替代化进程不及预期,可降解塑料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