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评论:美联储加息的中国“映像”-220618

上传日期:2022-06-18 21:36:56 / 研报作者:钟正生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评论:美联储加息的中国“映像”-220618.pdf
大小:2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评论:美联储加息的中国“映像”-220618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评论:美联储加息的中国“映像”-220618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评论:美联储加息的中国“映像”-22061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首席经济评论:美联储加息的中国“映像”-22061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平安观点:2022年6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75bp。

这是1994年以来美联储单次最大加息幅度,也是美联储对市场的一次趋近。

会议前一周公布的美国5月CPI同比意外创出8.6%新高,市场迅速上调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的预期,会议前夕CME利率期货已经隐含了6月、7月均加息75bp。

不过,鲍威尔同时表示“75bp的加息幅度不会是常态化的操作”,这为后续美联储尽量避免“刹车”过猛留下了空间。

市场对此给予积极反馈。

鲍威尔讲话后,标普500指数由跌转涨,10年美债收益率连续跳水,美元指数明显回落。

按当前的政策指引和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将加息至3.5%左右。

这是一个很可能让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限制性水平,可能也是会议次日美股再度下挫的重要原因。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上,仍然笼罩着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的阴云。

然而,人民币资产保持了韧性,走出一拨独立行情。

6月16日,A股成交额连续第5个交易日突破万亿,17日在隔夜美股大跌后,A股三大股指悉数上涨。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7附近波动,相比一个月前6.8的高点已展现出企稳态势。

这种独立行情背后,恰恰体现了中美经济周期的错位,也预示着后续政策演绎上的不同。

首先,中美经济周期错位。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在增加: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创下历史新低,美国版的“预期转弱”已然凸显;5月美国平均时薪同比创40年来最高,存在中长期通胀脱锚风险,“工资-物价螺旋”似整装待发;美国金融市场条件也已大幅收紧,30年抵押贷款利率升至2009年以来最高,企业债信用利差也抬升至2018年末水平。

而中国经济已经走过至暗时刻:尽管5月经济增长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困于疫情,但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然转正,房地产销售呈现出企稳的初步迹象,财政政策襄持下基建投资亦有提速。

随着疫情冲击弱化,中国经济的复苏态势将更加明确。

其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

美联储激进加息下,今年3-5月新兴市场资本连续净流出,在货币政策上势必受到牵制。

但在人民币汇率弹性更加发挥的条件下,在中国经济修复动能依然偏弱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依然可以而且应该维持总体偏松的基调。

我们预计,下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着眼于以改革降成本、加大结构性工具使用和拖底房地产领域,促进“宽货币”向“稳信用”的转化。

不过,短期降准、降息等总量宽松政策或将按下暂停键。

这是因为,美联储后续加息冲击尤需观望,而中国经济刚开启疫后复苏,前期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效应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且当前货币市场资金面依然较为宽松。

再次,中美财政政策背离。

美国财政刺激在退坡,2022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率从上年的12.4%大幅降至5.8%。

而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是个绝对亮点:在政府债券发行保持规模的同时,配合1.65万亿央行等机构上缴利润、1.64万亿大规模留抵退税、3200亿社保基金缓缴等,三季度还可期待增量财政工具。

今年中国广义财政力度极有可能超过2020年。

最后,A股和美股前景反差。

美股当前已进入技术性熊市,且衰退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尚未被市场完全计入,后续调整风险犹存。

而A股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逐渐进入震荡反弹期,在高景气的成长板块、猪价粮价助推的农业板块、高股息的红利板块、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汽车家电等结构性板块上,已具布局价值。

常言道,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联储激进加息势必在全球掀起震荡,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只要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人民币资产的前景就值得期待。

6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已达495亿元,或许就是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资产价值重估的一个积极信号。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